[实用新型]带燃油气化装置的压力燃油炉具无效
申请号: | 90223059.X | 申请日: | 199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264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8-21 |
发明(设计)人: | 范广纯;张福安;张大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广纯;张福安 |
主分类号: | F24C5/02 | 分类号: | F24C5/02 |
代理公司: | 第一汽车制造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万一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 气化 装置 压力 炉具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带燃油气化装置的压力燃油炉具。
现有的燃油炉具缺少气化装置,在点火时必须将喷油管预热2分钟以上,再逐渐过渡到正常燃烧。即使在正常燃烧时,因调整油、空气混合比例的有效范围较小,使用中调整火焰温度受到限制,因此,燃油燃烧的热效率较底。在点火和熄火时,因燃油气化不好,燃烧不充分,产生黑烟和气味,给使用者带来许多危害和麻烦,同时也浪费燃油。
发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已有燃油炉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带燃油气化装置的燃油炉具,取消点燃时的预热过程,使燃油充分燃烧,进一步提高燃油的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的燃油气化装置安装在燃油炉具的油罐内。燃油气化装置由曲轴、调节阀、调节阀座、下油针、下油针座、内风管和外风管构成,并且在内、外风管上加工有通孔。当需要点燃时先打开发射器的上油针,由于油罐内预先充有一定压力的空气,所以在油罐空间存在的空气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内外风管上的通孔,沿内风管和调节阀座周围的间隙,再经连接套、上油管到发射器。此时因下油针微开,具有一定压力的少量燃油通过下油针座的小孔时,由于小孔和油针的作用而被碰撞成微小颗粒形成泡沫状被气化,又由于再次通过限气阀孔时,再次气化而极易点燃,充分燃烧,并无黑烟产生。需要火焰加大时,可将下油针提起,由于上述原理,加上有充足的压力空气相混合,氧气供给充足,所以燃烧不但充分,而且火焰温度比现有燃油炉温度要高。
带有燃油气化装置的压力燃油炉具同现有燃油炉具相比,可取消预热过程,即使在温度较低条件下,其预热时间也不会超过20秒。点燃和熄火时不产生黑烟和气味,没有流淌的油污染,不污染环境,节约燃油,可避免因油污染造成火灾的危险。另外同现有燃油炉具相比,燃烧充分,热量大,热效率高。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燃油气化装置结构图。其中(10-1)是压力表,(10-2)是压力表通管,(10-3)是调节阀,(10-4)是调节阀座,(10-5)是螺帽,(10-6)是密封垫圈,(10-7)是连接套,(10-8)是曲轴,(10-9)是上油管,(10-10)是油管帽,(10-11)是油管接头,(10-12)是调整手轮,(10-13)是紧固螺帽,(10-14)套管,(10-15)是单向阀通管,(10-16)是单向阀,(10-17)是单向阀座,(10-18)是下油针,(10-19)是内风管,(10-20)是外风管,(10-21)是下油针座,(10-22)是滤网。下油针座(10-21)与外风管(10-20)焊接连接。
图2是带燃油气化装置的压力燃油炉具结构图。
其中(1)是油罐,(2)是炉盘,(3)是放油堵,(4)是发射器,(5)是限气阀,(6)是上油针,(7)是控制手轮,(8)是减压阀,(9)是油管,(10)是燃油气化装置。
当点火时,首先启动附图2中的控制手轮(7),使上油针(6)后退,使限气阀(5)孔开启。油罐(1)内的空气在压力作用下经图1中的外风管(10-20)和内风管(10-19)壁上的圆孔进入内风管(10-19)内,再通过调节阀(10-3)与调节阀座(10-4)周围的间隙进入连接管(10-7),再经连接管(10-14)、上油管(10-9)、图2中减压阀(8)、发射器(4)、限气阀(5)最后到达炉盘。在上述过程稍后,即开启图1中的调整手轮(10-12),带动曲轴(10-8),提起调节阀(10-3)及下油针(10-18)。此时燃油经过滤网(10-22)在压力作用下经由下油针座(10-21)的小孔上升,由于下油针座小孔和下油针(10-18)的共同作用使燃油被撞成微小颗粒而被雾化,进而形成泡沫状燃油。泡沫状燃油经由上述压力空气所经过的同样通道而进入发射器(4)中的上油针(6)和限气阀(5)之间时再次被雾化。此时用明火极易点燃。
点燃后可按需要通过调整手轮(10-12)、曲轴(10-8)、调节阀(10-3),调整下油针(10-18)与下油针座(10-21)之间的间隙大小来控制油量的大小。再通过控制手轮(7)调整上油针开度来调整油气混合比例,进而达到调整火焰大小的效果。
熄火时,首先关闭图1中调整手轮(10-12),使下油针(10-18)下落,关闭下油针座(10-21)的出油孔,待全部通管内混合气全部燃尽,火焰即可熄灭。最后关闭控制手轮(7)。
向油罐(1)内注油时,可通过单向阀(10-16)进行。将漏斗放入单向阀(10-16)孔内即可注油,加油完毕时将单向阀上的螺母拧紧。
油罐(1)内需保持一定的工作压力,一般为2.94×104-4.9×104帕,气压表(10-1)额定值不大于19.6×104帕,可用普通自行车用打气筒通过单向阀(10-16)进行补充打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广纯;张福安,未经范广纯;张福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30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机化声频图示仪
- 下一篇:具有通断指示的拉线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