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蝎子毒液采集器无效
申请号: | 90224229.6 | 申请日: | 1990-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26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5-15 |
发明(设计)人: | 程芳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芳茂 |
主分类号: | A61D1/00 | 分类号: | A61D1/00;A61D7/00;A61B17/3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安徽省翕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蝎子 毒液 采集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采集昆虫毒液用具,特别是一种蝎子毒液采集器。
采集蝎子毒液时,一般都使用脉冲发生器。取毒时需两人配合,即一人捉住蝎子,另一人将脉冲电流发生器的两个输出端触及蝎体,蝎子受电击后即排出毒液。这种取毒方法只能一只一只蝎子采毒,同时必须注意蝎毒是否每滴都能进入毒液接受器内,取毒效率很低,而且蝎子毒液易于被污染,影响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蝎毒采集器,一次可以采集多只蝎子的毒液,毒液自动流入毒液接受器中,提高取毒效率,快速干净,保证毒液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蝎子毒液采集器,外连有脉冲发生器,该采集器有一个底座,底座由底板和固定在底板上的左、右侧支撑架组成,左、右侧支撑架之间安装有毒液收集板,支撑架上有电网盒。电网盒的低部平行排列有14~16根间距0.5~0.8cm的导线,其左侧框、右侧框底边分别固定有一块导电板,相间隔的导线一端连接在同侧的导电板上,另一端断开。左、右侧支撑架顶端和导电板相对应处各有一块进线板,左右侧支撑架相邻侧面上有相对应的两条倾斜的槽口。毒液收集板插在槽口内,其下端设有向下弯折的凹槽,凹槽的弯折处向外开口。支撑架上的两个进线板分别接脉冲电流发生器的两个输出端,当电网盒放在支撑架上时,导电板和进线板接触。这样脉冲电流发生器一开始工作,由于相邻导线可和蝎体构成回路,蝎体受到电击,排出毒液到毒液收集板上,顺凹槽流进毒液接受器。
本实用新型一次可以采集数只蝎子的毒液,省时方便,提高了操作效率十倍以上。缩短了毒液同空气的接触时间,减少飞尘污染,有利于保证蝎毒质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网盒底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示意图。
图中标号:
1、底板,2、支撑架,3、毒液收集板,4、电网盒,5、导电板,6、进线板,7、凹槽。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由底座、毒液收集板(3)、电网盒(4)组成。底座由底板(1)、固定在底板(1)上的支撑架(2)构成。(见图1、图3)两个支撑架(2)之间安装有毒液收集板(3),毒液收集板(3)由玻璃板制成。毒液收集板(3)的下端边沿部分有一个向下弯折的凹槽(7),凹槽(7)的弯折处向外开口,毒液即由此排出。电网盒(4)分隔成5个小室,其底部平行排列有14根间距为0.6cm的φ0.25mm的不锈钢丝,其左侧框、右侧框底边分别固定有一导电板(5),导电板(5)为铜片。相间隔的导线一端连接在同侧的导电板(5)上,另一端断开(见图2)。底座上的左、右侧支撑架(2)的顶端和导电板(5)相对应处各有一块进线板(6),进线板(6)也由铜片制成。左、右侧支撑架(2)的相邻侧面上有相对应的两条倾斜的槽口。毒液收集板(3)插在槽口内。毒液收集板(5)和平面成60度角。凹槽(7)的弯折处开口下方放置毒液接受器。电网盒(4)的每个小室可放一只蝎子。电网盒(4)装满蝎子后,放在支撑架(2)上,接通脉冲发生器放电后,蝎子受电击排出毒液,滴在毒液收集板(3)上,毒液顺凹槽(7),流进毒液接受器。
本实施例电网盒长17cm,宽15cm。毒液收集板也可由不锈钢制造。
本实用新型电网盒的长度可增加一倍,分成左、右两盒,每盒均分为5个小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芳茂,未经程芳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42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