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超蛙式复位架无效
申请号: | 90224522.8 | 申请日: | 199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28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7-17 |
发明(设计)人: | 诸蓬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钢铁厂 |
主分类号: | A61F5/04 | 分类号: | A61F5/04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南京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彭旻,王成友 |
地址: | 21003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蛙式 复位 | ||
一种可调超蛙式复位架,用于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属于医学物理疗法器械。
目前对1-3岁的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用超蛙式复位架(专利号89 205135.3)治疗,它由横托架1、背板3、后腿圈4、前腿圈5组成,采用推压法将患儿髋关节复位成超蛙式状,然后配戴超蛙式复位架固定,背板3支撑在患儿整个后腰和臀部,耳翼6正好卡在患儿的腰部,两腿伸在由后腿圈4和前腿圈5合成的环状圈内。患儿在复位架中不断地活动,使内收肌逐渐被拉松,从而达到静动结合的治疗效果。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超蛙式复位架的横托架1、背板3、后腿圈4、前腿圈5之间均为固定连接,但是不同的患儿由于髋关节复位后的情况不同,要求横托架向上翘的角度和向腹侧前倾角度均不同,每个患儿要有一个特制的″超蛙式复位架″;另外,用超蛙式复位架治疗期为3-6个月,婴幼儿处在成长期,为适应患儿的成长,横托架向上翘的角度、向腹侧前倾角度以及横托架的长度,均需视变化情况作适当调整,但因超蛙式复位架的各个部件之间均为固定连接,没有可调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势必更换适宜规格的超蛙式复位架,或是临床制作,不仅给治疗和护理带来困难,也影响治愈期和复位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设计的一种可调超蛙式复位架,其特征在于:背板3和后腿圈4之间的连接部分由横托架上臂7、横托架中臂8、横托架下臂9组成,背板3下端有弧形孔10,横托架上臂7一端7′的螺栓嵌在弧形孔10内,横托架上臂7另一端7″有一长孔11,长孔11的横托架上臂部分呈圆弧状,横托架中臂8一端8′的螺栓嵌在长孔11内,其圆弧段长度、弧度与横托架上臂长孔11部分的圆弧段等同,横托架中臂8的另一端8″有一长孔12,横托架下臂9一端9′的螺栓嵌在长孔12内,横托架下臂另一端9″与后腿圈4固定,当调节螺栓在孔内的位置,即可有效地调整横托架向上翘的角度,向背板前、后倾的角度以及横托架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见图2,该图为可调超蛙式复位架结构图。背板由2-2.5mm的板材制成,高160-180mm,宽160-200mm,背板3上部的两侧各伸出一个耳翼6,长35-45mm,宽30-45mm,耳翼6向腹侧弯曲呈圆弧状。横托架由横托架上臂7、横托架中臂8、横托架下臂9组成。在背板3下方开有两个弧形孔10,其曲率半径为45-55mm,横托架上臂7的一端7′上装有M4-M8的螺栓,螺栓嵌在弧形孔10内且可移动,从而改变横托架7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α,当移动到所需角度时,用螺母螺栓使背板3和横托架上臂7二者固定。横托架上臂7的另一端7″和横托架中臂8相联,横托架上臂7的另一端7″有一长孔11,长度为80mm,横托架中臂8的一端8′上装有M4-M8的螺栓,螺栓嵌在长孔11内,将长孔11的横托架上臂部分向左右各增加5mm,即将90mm段弯成圆弧状,横托架中臂8的一端8′也呈圆弧状,其长度也为90mm,弧度与横托架上臂圆弧段等同,相互紧贴,当横托架中臂8的一端8′上的螺栓在呈圆弧状的长孔11内移动时,调节横托架中臂8与背板前、后倾的角度,也就是改变横托架中臂8与背板之间的夹角,当移动到所需角度时,用螺母将横托架上臂7的一端7″和横托架中臂8的一端8′两个圆弧段固定。这个圆弧段和螺栓、螺母的连接部分放在可调超蛙式复位架的背面,避免婴幼儿的大腿伸在后腿圈4、前腿圈5内时,碰到婴幼儿的大腿。在横托架中臂8的另一端8″上有一长孔12,长度为80mm,横托架下臂9的一端9″上有M4-M8的螺栓,且正好卡在长孔12内,移动长孔12内螺栓,便可调节横托架的总长度,将螺栓移动到婴幼儿所需的胯距时,用螺母将横托架中臂8的一端8″和横托架下臂9的一端9′紧固,横托架下臂9的另一端9″与后腿圈4紧固,横托架上、中、下臂均用宽40-50mm、厚6-7mm的板材制作,横托架上臂7长度为190-210mm,横托架中臂8长度为220-250mm,横托架下臂9长度为90-100mm。后腿圈4与前腿圈5之间用铰链连接,当前腿圈5与后腿圈4合上时呈环状,环状直径为90-130mm,前腿圈5与后腿圈4均用厚为1.5-2.5mm的板材弯成半圆,腿圈宽为60-80mm。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通过调节背板和横托架上臂7、横托架中臂8、横托架下臂9之间的相对位置,使背板、横托架、前后腿圈之间的相对距离和角度,能适应对不同患儿及其不同疗程所需求的治疗角度和胯距。
图一 超蛙式复位架结构图
图二 可调超蛙式复位架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厂,未经南京钢铁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45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携带式多功能肩外展治疗支架
- 下一篇:组合绘图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