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转窑无效
申请号: | 90224608.9 | 申请日: | 199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44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林;张百川;薄立群;李家阴;郑殿英;王铁汉;杨炳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州铁合金厂 |
主分类号: | F27B7/34 | 分类号: | F27B7/34 |
代理公司: | 辽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震 |
地址: | 121005***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部加热微斜放置的回转窑。
现有的回转窑大多数是直筒形的,少数是中间粗两头细的。它们都是由单个燃烧器供热,因此不能保证烧成带具有足够的长度,导致物料反应不充分,烧成熟料的可浸转化率低且随机性大,水浸后残渣不能达到直接废弃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型的回转窑,以便物料反应充分,提高转化率,且不易过烧或生烧,使烧成的物料较疏松,使其中的可溶性金属氧化物容易浸出,提高转浸率。
本实用新型是内部加热、微斜放置的回转窑,它包括圆筒状窑体、在窑体内衬有耐火砖,在窑体的外表面设有使之转动的齿圈和滚圈,在窑内安有燃烧器,具体地说,在窑内不同位置处安有两支或两支以上的燃烧器喷咀。
燃烧器喷咀可以从窑的出料口伸入窑内,也可以从窑壁上伸入窑内,即将喷咀固定在窑壁内侧,与喷咀相连的管路穿过窑壁,通过旋转接头与油泵管路相接。
窑体可以是等径的,但最好是进料端较细,出料端较粗。另外,还可以在窑的进料口、出料口和窑内的适当位置安有挡料圈。
为了获得更理想的效果,将回转窑的结构设计如下:窑体的出料端直径为3-4米,长度为18-25米,进料端直径为2.4-3.4米,长度为28.9-30米,过渡段长度为3.6-4米,出料口挡料圈的高度为200-300mm,其它挡料圈的高度为100-150mm,一个燃烧器的喷咀距出料口7-10米,另一个燃烧器喷咀距出料口0.5-1米,齿圈与滚圈与原有结构相同。
由于在窑内的不同位置安有两支或两支以上的燃烧器喷咀,所以可使烧成带变长,冷却带变短,有利于物料的转化反应,提高转化率。
该回转窑可用来焙烧钒渣、铬渣,制取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附图说明:
该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全剖视图。
实施例:
如图所示,整个窑体7呈筒状,它由粗细两部分组成,进料端较细,其直径为2400mm,长度为28900mm,出料端的直径为3000mm,长度为18000mm,过渡段长度为3600mm。在窑体7内砌筑有耐火砖6。在进料口和窑的中部安有挡料圈1和4,其高度为150mm,在出料口安有挡料圈9,其高度为300mm。在窑体7的外面安有使之转动的齿圈3和滚圈2、5、8。一个燃烧器的喷咀11距出料口7500mm,另一个燃烧器喷咀10距出料口1000mm。
这种回转窑适用于钒渣氧化钠化焙烧,可使烧成带拉长,达到30000mm,使物料停留时间长,反应充分,并使冷却带缩短,达到2500-3000mm,这样可有效地控制烧成物料的副反应,提高转化率。由于采用双或多燃烧器喷咀供热,使窑内温度容易控制,不会发生过烧或生烧现象,生成的物料较松疏,球状料少,使其中的可溶性钒(NaVO3)容易浸出,提高浸出率。浸出后的残渣可达到含钒小于0.8%的直接废弃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州铁合金厂,未经锦州铁合金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46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