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餐具电子灭菌消毒柜无效
申请号: | 90224864.2 | 申请日: | 1990-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47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6-19 |
发明(设计)人: | 孔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祥生 |
主分类号: | A61L2/20 | 分类号: | A61L2/20;C01B13/11 |
代理公司: | 济宁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禹春 |
地址: | 2731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餐具 电子 灭菌 消毒柜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餐具电子灭菌消毒柜,它涉及电子化学和生物消毒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愈来愈对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引起重视。对公共场合的餐具消毒已成为大问题。餐具的消毒一般采用蒸汽消毒和消毒药剂漂洗。普遍使用的蒸汽消毒柜,使用电加热制取蒸汽,耗电量大,使用费用高,应用率极低。
本实用新型餐具电子灭菌消毒柜的目的。根据上述存在缺点设计一种使用方便,成本低,消毒效果好的餐具电子灭菌消毒柜。解决了公共卫生餐具的消毒问题。
本实用新型餐具电子灭菌消毒柜是采取以下方案实现的,它利用简单的电子线路,产生出一系列脉冲,经过脉冲变压器升压,作用于玻璃放电管放电,电离空气中的氧气生成臭氧。在一个密闭的箱体内形成高浓度的臭氧气氛,待消毒的餐具放入箱内30-60分钟后就可以一次消毒灭菌率达95%以上。本实用新型接入220V50Hz交流电,向湿度调节器内加注冷开水或蒸馏水至红线水位,合上加湿开关,从湿度计上观察到箱内相对湿度达到70-80%时,切断加湿开关。将需要消毒处理的餐具放入箱内,关好箱门,将定时器旋转置60分钟位置,60分钟后消毒柜自动停止工作,餐具消毒处理完毕。
本实用新型餐具电子灭菌消毒柜的效果是:使用方便,成本低,效果好,减轻劳动强度,可用于饭店、食堂等公共场合餐具消毒。
本实用新型餐具电子灭菌消毒柜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餐具电子灭菌消毒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餐具电子灭菌消毒柜的电路图。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餐具电子灭菌消毒柜是由开关(1)、定时器(2)、指示灯(3)、湿度调节器水位指示计(4)、湿度计(5)、加湿开关(6)、加湿指示灯(7)、电子灭菌消毒装置(8)、消毒柜门手(9)和电源插头(10)所构成。电子线路与玻璃放电管构成臭氧发生器,玻璃放电管内外设置两只螺旋电极,管内充有多种成分的混合体。电子线路采用脉冲使高压形成电路,用开磁路脉冲变压器,磁芯采用软磁铁氧体。电子线路是采用高压可控硅KG1,二极管D3、D4和R2、R3、C1、L1构成高压脉冲形成电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是由开关(1)设置四个挡位,在Ⅰ挡和Ⅱ挡上分别是两个不同的工作单元单独工作,Ⅲ挡两个单元同时工作,OFF挡为电子灭菌消毒柜电源开关,定时器(2)、工作指示灯(3)、湿度调节器水位指示计(4)、湿度计(5)、湿度调节器加湿开关(6)、加湿指示灯(7)、电子灭菌消毒装置(8)、消毒柜门手(9)和电源插头(10)所构成。由R2、R3、KG1、D3、C1、L1、D4组成一个可控硅KG1控制的LC振荡电路。在电源的正半周时通R3、L1、D4给C1充电,电压最终充至220V峰值。负半周时,通过R2、D3、D4形成对可控硅KG1的触发电流,可控硅KG1导通,C1上充满的电荷通过KG1、D3和L1迅速放电,并形成LC衰减振荡,通过脉冲变压器B1将振荡脉冲升压形成一个高频高压脉冲信号,将高压信号加在一个玻璃真空管FD1上放电产生高能电子轰击空气中的氧气分子分解形成原子氧组合生成臭氧。当K1旋在Ⅲ挡时,另一组由R4、R5、KG2、D5、D6、C2、B2和FD2组成的臭氧发生电路同时工作。其一是加大发生器功率,以缩短消毒时间,其二仅一组电路工作即可达到灭菌消毒效果,使用两组增加了消毒工作的可靠性。调节R3和C1的值可使本电路工作效率最高,功耗最低。由发光二极管D1和R1、D2组成电源指示。灭菌消毒柜工作可由一个60分钟定时器SJ进行时间控制。K2接通DZ时蒸发器产生蒸汽可调节箱内湿度,几分钟即可使箱内湿度达78-80%以上。主要技术指标:电源电压为220V±10%,50Hz;工作功耗<5W,加湿时功耗500W;使用环境温度-20°至+45℃,相对湿度<90%,本实用新型餐具电子灭菌消毒柜可连续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祥生,未经孔祥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48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