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电源固态继电器无效
申请号: | 90224886.3 | 申请日: | 199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39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6-12 |
发明(设计)人: | 于文清;王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文清 |
主分类号: | H02H3/253 | 分类号: | H02H3/253;H02H3/10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服务处 | 代理人: | 曹威平 |
地址: | 262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固态 继电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电气设备,特别适于三相交流电路中对于缺相、过载控制保护的无电源驱动的固态继电器。
已有技术中,最常用的有缺相、过载保护功能的继电器大多是热继电器。这类热继电器安装不便,响应时间长,动作不灵敏,时有事故发生造成电机烧毁及其它机械故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的继电器,以替代热继电器和其它功能相似的控制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在继电器的外壳的中间有三个通孔,A、B、C,以供穿过交流电源线之用,在该继电器上只有两个输出端子与交流接触器的吸合线圈的控制回路串连。两个端子间的内部线路是一个三端双向可控硅。配以触发回路。而可控硅的触发回路本身无电源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的优点是,使用方便,接线简单,无电源供电,无触点,随同主回路一同工作。工作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发明的继电器和交流接触器的安装位置图,图2是图1中的俯视图,图3是继电器的电气原理图。
在附图中,1、2继电器输出端子,3交流接触器,4继电器,5底板,A、B、C继电器上的通孔。R1-R12电阻。C1-C5电解电容,C6-C9电容,D1-D15二极管,SCR1-SCR5单向可控硅,SCR6双向可控硅,AN1-AN2按钮,W1-W2同轴电位器,LH1-LH3互感器,CJ交流接触器线圈,D电动机。
以下结合附图中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与交流接触器配合使用,如附图1中所示。是最简单的一种排列方式,继电器[4]和交流接触器[3]均 安装底板[5]上。继电器在交流接触器的前端即进线侧。三相导线A、B、C从继电器的三个孔中穿过,与交流接触器的主触头接线端子相连。继电器的孔在图2中示出。三个孔均为贯通的通孔,以便于穿线。继电器上只有一对输出端子[1]和[2]。没有电源输入和其它的附助输入端子。也就是说本继电器是无电源驱动的固态继电器。并且没有类似于热继电器的接点。因此,称之为无电源无触点的固态继电器。
输出端子[1]和[2]在其内部的线路上的处理是这样的,[1]与[2]之间串接一只三端双向可控硅作为输出的开关。即:当双向可控硅导通时,输出端子[1]和[2]即导通,亦即,交流接触器的吸合线圈上就得电吸合,接触器接通工作。反之,双向可控硅截止,则与上述情况相反。
而双向可控硅的导通截止信号的依据又是根据其被保护的线路的具体情况而定的。电气原理如图3所示。以下按照正常工作、某相电源缺相和电机过载三种情况分别说明该继电器的工作过程(导通和截止)。在电源和负载正常情况下,按下按钮AN1,此时,CJ得电吸合,电机D随之得电开始工作。同时,三个孔A、B、C中的互感器LH1,LH2和LH3均感应出二次交流电压,该电压经二极管D1,D2,D3整流,电容器C1,C2,C3滤波,经R1和D4,R2和D5,R3藕合触发可控硅SCR1,SCR2和SCR3使其导通。同时,双向可控硅SCR6经D12、D13、D14、D15组成的二极管桥堆,可控硅SCR1,SCR2、SCR3和电阻R11得到触发脉冲而导通。CJ通过输出端子[1]、双向可控硅SCR6、输出端子[2]和本身的自锁触点CJ1自锁进入工作状态正常运行,同时继电器也进入了缺相和过载自动保护状态。以上是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文清,未经于文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48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