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用车篓无效
申请号: | 90225194.5 | 申请日: | 1990-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03U | 公开(公告)日: | 1991-1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楼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金楼 |
主分类号: | B62J9/00 | 分类号: | B62J9/00;B62J17/02 |
代理公司: | 镇江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夏星硕 |
地址: | 21200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脚踏车前载物篓。
现有技术中,用于脚踏车前载物并兼有部分防风防雨功能的装置,是由前、后、左、右底五块挡板围成的平形货篓,在各挡板之间采用铰链连接,根据载物和防护的不同需要,可将各挡板收拢、展开或拆卸重新组装,文献CN2061919U公开的“自行车多用货篮,即属此类。这种货篮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当将其作护腿防护屏时,需要将部分组件拆卸并重新组装,而且由于货篮外部尺寸的限制,仅靠侧挡板的展开和重新组装,也只能作为童脚防护罩,不能作骑车人的防风防雨护腿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不需要拆卸和重新组装,即可实现将载物篮转换成骑车人防风防雨护腿挡板的脚踏车两用载物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的方案来实现,即一种由前、后、左、右挡板和底板围成安装在脚踏车前的两用车篓,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A、车篓的前挡板是两块扣接在一起的双层挡板,它们分别同车篓左、右两侧挡板前沿,通过铰链连接;
B、车篓的后背板由一块与底板紧固在一起的固定后挡板和靠近其左、右两端并与之重叠的两块活动后挡板组合而成,所述固定后挡板和活动后挡板之间用螺栓连接,两块活动后挡板分别与车篓左、右两侧挡板的后沿通过铰链连接;
C、车篓底板前边弯成与底面垂直的前沿,两块重叠的前挡板与底板前沿,通过一锁扣机构扣接在一起,组成车前载物篓。
当两块前挡板和左、右侧挡板分别沿铰链展开,再松开固定和活动后挡板之间的连接螺栓,将前挡板、侧挡板和活动后挡板以上述螺栓为轴向下旋转90°,将其靠拢车体并固定,即构成骑车人的防风、防雨护腿挡板。
本实用新型这种两用车篓,用支撑架固定在脚踏车龙头前,晴好天气可将挡板收拢成载物篓;风、雨天气,可部分展开,兼作防风、防雨护腿挡板。实现功能的转换,不需要繁琐地拆装操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篓体内还可衬装一围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
图1至图4是本实施例两用车篓各挡板从收拢到依次展开状态示意图正面视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两用车篓篓体俯视图。
图6和图7是本实施例两用车篓前挡板收拢与底板扣接的锁扣机构示意图。
附图所示的两用车篓结构形式,其特征是:
——车篓的前挡板4是两块重叠扣接在一起的双层挡板,两前挡板4分别与左、右挡板3的前沿用铰链连接;
——车篓的后背板由一块与底板5紧固在一起的固定后挡板1和靠近其两端并与之重叠的活动后挡板2通过螺栓6连接而成;两活动后挡板2分别与左、右侧挡板3的后沿通过铰链连接;
——车篓底板5前边弯成与底面垂直的前沿,前挡板4与底板5的前沿,通过带弹簧栓10的锁扣销8扣接在一起,组成车前载物篓。
当两前挡板4和左、右侧挡板3分别沿铰链依次展开,再松开紧固螺栓6,将前挡板4、侧挡板3和活动后挡板2,以螺栓6为轴向下转90°,使其靠拢车体并通过车前叉上的螺栓结构紧固件9在前挡板孔7处固定,最后上紧螺栓6即构成骑车人防风、防雨护腿板。
本实施例车篓,在其固定后挡板1上用于穿螺栓6的孔可开成键槽形条孔,便于挡板展开后向车体靠拢并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金楼,未经陈金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51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式多层卫生手帕
- 下一篇:一种铁路货车滚动轴承防松密封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