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翘板式活动跳马无效
申请号: | 90225458.8 | 申请日: | 1990-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48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9-04 |
发明(设计)人: | 徐继康;吴恩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继康 |
主分类号: | A63G19/02 | 分类号: | A63G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活动 跳马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翘板式动跳结构的活动跳马。属儿童玩具。
目前使用较普遍的木马等动物型玩具,采用弧形底板作运动点,利用人体重心的前后偏移而摇动木马。这种玩具只能在原地运动,动作单调,不易引起儿童兴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走动、摇摆、转向的活动跳马,以利于儿童锻炼身体,增加娱乐兴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跳马由前肢和移动鞍体两部分组成。移动鞍体包括鞍体、鞍座、支脚、转轮、尾撬。支脚及尾撬与鞍体固定成一体,支脚的下部连有转轮。尾撬末端可装一横向轮。前肢为一直立体,其支脚为一弧面,上端及下部设有抓手及踏脚。移动鞍体通过连接轴与前肢的腰部活动连接而构成一整体。前肢的弧形支脚与鞍体支脚转轮及尾撬末端三点构成一翘板结构,以此翘板结构来实现走、摆、转等动作。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侧向示意图。
如图示,跳马由前肢3和移动鞍体5所组成。移动鞍体5包括鞍体、鞍座6、支脚、转轮10、尾撬8。支脚通过螺杆7与鞍体固定成一体。尾撬前端通过连接轴定位,中部通过下螺杆使其和移动体固定。支脚的下部为两转轮10,以驱动跳马前进。尾撬8的末端还可安装一横向轮9,该轮的轴向与转轮10的轴向成直角。作为后支点时,横向轮不转,当转向时,横向轮滚动。前肢3由两直立面板构成,其支脚为一弧面,以使跳马平稳前移。支脚后部设有踏脚11。前肢的头部1可设计成各种动物头型,如马、羊、兔、唐老鸭、米老鼠等,并设置抓手2。移动鞍体与前肢通过连接轴4活动连结而构成一整体。前肢的弧形支脚与鞍体的转轮10及尾撬上的横向轮9三支点不处于同一平面而形成一翘板结构。运动时,儿童坐于鞍座上,手握抓手,脚踩踏脚。先后仰身体,并同时用手后拉抓手,这时,重心偏后,跳马的尾撬着地,而前肢被抬起,在手、脚的同时作用下,前肢绕连接轴4转动,弧形支脚向前摆动一幅度。如需转向,可后仰身体,一只脚着地并向所要转向的相反方向着力,横向轮滚动,跳马即可改变前进方向。下压身体时,重心前移,尾撬抬起,前肢落地。由于前肢的弧形支脚已在凌空时向前摆动了一幅,当其落地时,弧面的后支点先着地,而此时人体仍保持有冲力,前肢依弧面前冲并带动活动鞍体的转轮滚动而前进。如此循环,集走动、摇摆、转向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动跳灵活,外形美观,是儿童锻炼身体和娱乐情趣的理想玩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继康,未经徐继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54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灶的锅脚联动开合装置
- 下一篇:数字式查线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