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化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0226120.7 | 申请日: | 199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34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淀中科东方工程师事务所 |
主分类号: | H01M4/24 | 分类号: | H01M4/24;H01M10/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化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它属于一种化学电源装置。
目前,使用电解液的碱性化学电源,正极板中装的正极有效物和负极板中装的负极有效物都为分离的粉面状结构。这种结构,第一,限制了电源应有的充放循环次数,即缩短了寿命;第二,由于分离的粉面状有效物彼此之间孔隙很小,相对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就小,使有效物利用率低,势必影响化学电源的容量。目前有许多人在研究延长化学电源使用寿命的方法,但一般都是以提高材料等级来实现的,同时效果也并不十分理想。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正、负电极板中为固化了的整体有效物,能够使用一般清水配制电解液的化学电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电池槽、电池槽中的电解液、正、负电极板组成的化学电源装置中,在做为正电极的正极板当中装有经过固化的呈整体团粒状的多孔正极有效物;在做为负电极的负极板当中装有经过固化的呈整体团粒状的多孔负极有效物;呈整体团粒状的多孔正、负极有效物都含有钙、钡。与已有技术电极板当中的分离粉面状结构相比,有效地增大了电解面积,提高了有效物的实际利用率。相对增大了化学电源的容量和使用寿命。电极中电极隔板的省略,既节约了材料又简化了制做工艺;使用一般清水代替原来使用的蒸馏水配制电解液,降低了成本,方便了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装置对有电解液的碱性蓄电池适用。应用本实用新型制造的蓄电池适合使用在通讯、国防、机车等领域,具有耐大电流放电、电性能稳定,容量大,循环次数高,使用方便等特点。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电池槽,2、正极板,3、负极板,4、电解液,5、负极有效物,6、电极隔板,7、正极有效物。
下面根据附图结合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制做碱性铁镍蓄电池,用薄金属板制成里面不带电极隔板6,表面带有小孔的正极板2和负极板3,正极板当中放入经过固化呈整体团粒状的多孔正极有效物7,其成分为NiOOH及Ca、Ba负极板3当中放入经过固化呈整体团粒状的多孔负极有效物5,其成分为Fe及Ca、Ba。放入电池槽1中的电解液4是用普通清水配制的KOH电解液,然后按制做铁镍蓄电池的标准工艺进行电池装配,制成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淀中科东方工程师事务所,未经北京海淀中科东方工程师事务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61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载波型触电保护、防窃电装置
- 下一篇:汽车超速显示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