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氟塑料衬里立式外装泵无效
申请号: | 90226768.X | 申请日: | 199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76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8-14 |
发明(设计)人: | 舒浩武;毛有财;丁基盛;耿龙福;朱荣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靖江县氟合金泵厂 |
主分类号: | F04D7/02 | 分类号: | F04D7/02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145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氟塑料 衬里 立式 外装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轻工、冶炼等工业用的防腐蚀泵,属于工业用泵技术领域。
一般用于输送腐蚀性介质的工业用泵,有卧式泵和立式泵。卧式多为外装泵,安装在液体溶器外侧,每次开机前,必须引液,将泵壳内灌满水,劳动强度大。轴封易磨损泄漏,污染环境,需要经常维修,不能充分发挥设备的应有效能。而由电机、电机座、联轴节、上、下轴承盖、轴承套座、筒体、后盖、泵体、叶轮、前盖、泵轴等组成的立式泵,通常为内装泵,安装在液体溶器内,泵的零部件易腐蚀损坏,泵的使用寿命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克服上述之不足,提供一种设有进水弯管和回流管的氟塑料衬里立式外装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氟塑料衬里立式外装泵由电机1、电机架2、联轴节3、上轴承盖4、轴承套座5、下轴承盖6、筒体8、后盖10、泵体11、叶轮12、前盖13、泵轴15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外装泵设有回流管9、弯管14、密封板7,弯管14与前盖13的进水管口连接,回流管9一端管口设在筒体8的壁上,另一端管口设在弯管14的壁上,泵的所有与过流介质相接触的部位衬制一层氟塑料或氟塑料合金。叶轮12采用氟塑料或氟塑料合金制成,用销轴螺母固定在泵轴15上。所说的密封板7分静板与动板,静板与筒体8固定密封,动板套装固定在泵轴上,随泵轴旋转,静板与动板相互之间设有凹凸环槽间隙配合。外装泵安装在介质溶器的外侧,弯管14接介质溶器。当泵工作时,介质在叶轮旋转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甩出,通过泵体的涡形流道,绝大部分介质经过泵出口被输出,一小部分介质通过后盖10与叶轮12管壁之间的缝隙中进入筒体8的内腔中后,经回流管9回流到弯管14中,再进入泵的叶轮,被送出泵外,保证介质不挤压密封板和进入密封板上部。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具有消耗功率小,噪音低,无跑、冒、滴、漏现象,减少环境污染,开机前不需要引水灌泵,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可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用于输送任意浓度的各种腐蚀性介质,特别适用于我国硫酸厂封闭酸洗净化装置。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机、2电机座、3联轴节、4上轴承盖、5轴承套座、6下轴承盖、7密封板、8筒体、9回流管、10后盖、11泵体、12叶轮、13前盖、14弯管、15泵轴。
下面结合附图,叙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案例。
在由电机1、电机座2、联轴节3、上轴承盖4、轴承套座5、下轴承盖6、筒体8、后盖10、泵体11、叶轮12、前盖13、泵轴15等构成的立式外装泵的筒体8的上部设密封板7的静板,在泵轴15上设密封板7的动板,静板与动板相互之间设凹凸环槽间隙配合。在前盖13的进水管口设90°进水弯管14,在筒体8的筒壁中部和进水弯管14的管壁上设回流管9连接、相通。立式外装泵的泵轴的下部、筒体、前、后盖、泵体、弯管等所有与介质相接触的过流部位都衬制一层氟塑料或氟塑料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靖江县氟合金泵厂,未经靖江县氟合金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67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