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植物韧皮剥取机无效
申请号: | 90226924.0 | 申请日: | 199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37U | 公开(公告)日: | 1991-12-04 |
发明(设计)人: | 唐细明;高金库;石金鸿;肖之民;孟庆芳;姜传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聊城地区农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1B1/14 | 分类号: | D01B1/14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服务处 | 代理人: | 田俊国 |
地址: | 252***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剥取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植物韧皮剥取机械。
目前,现有用于剥取麻杆、棉杆等韧皮植物纤维的加工设备,普遍采用将茎杆用轧辊轧溃,用齿辊折弯、折断(如日本研制的该类型设备由两对轧辊组成)的加工过程,在加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纤维易断,损伤严重,碎茎杆和韧皮分离率低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植物韧皮剥取机,它可解决以往机械剥取韧皮存在的纤维易断,损伤严重,碎茎杆和韧皮分离率低的问题。采用对韧皮植物茎杆挤压、折打、弯折揉搓、梳理的加工方法。整个加工过程对韧皮纤维损伤小,剥取的韧皮纤维长度长,碎茎杆和韧皮分离彻底。
本实用新型由圆柱型光辊、打轮、齿辊、梳理辊组成。其加工原理是:当植物茎杆喂入后,光辊(1·2·3·4)对其进行轧溃,然后由打轮(5·6)对茎杆进行折打,使韧皮和茎杆分离,再进行入齿辊(7·8),由齿辊(7·8)对其揉搓,促进韧皮和茎杆分离,后经光辊(9·10)二次轧溃,经齿辊(11·12)二次揉搓,最后由梳理辊(13)对剥取的韧皮纤维进行梳理。轧溃弯折的碎茎杆在加工中随时由打轮、压辊、齿辊下面陆续排出。植物茎杆经反复轧溃、折打、挤压揉搓及梳理,实现了植物茎杆与韧皮的完全分离。打轮(5·6),梳理辊(13)采用由中空的,圆周用金属条焊结而成的鼠笼结构,该实用新型的压辊、打轮、齿辊等均采用开式结构,装拆方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韧皮纤维加工设备相比,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且光辊、打轮、齿辊压力可调,能一次完成轧溃、折打、挤压揉搓、梳理等加工过程,剥取的韧皮纤维长度长,损伤小,茎杆与韧皮分离彻底。该机可用于棉柴、大麻、红黄麻等植物的韧皮剥取,尤其适用于罗布麻。剥取罗布麻时,其麻皮剥净率为96%,麻皮含骨率为5%。
附图说明:图1为部件装配布置示意图。
图2为打轮结构示意图,由打轮盘(14)和打轮条(15)组成。
图3为梳理辊结构示意图,由梳理辊盘(16)和梳理辊条(17)组成。
在实施该项技术时,可以根据所剥取植物的韧皮与茎杆分离难易程度,适当增加或减少压辊、打轮、齿辊的重复个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聊城地区农机研究所,未经山东省聊城地区农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69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