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织材料及制品气相漂白工艺和设备无效
申请号: | 91100528.5 | 申请日: | 199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00C | 公开(公告)日: | 1996-08-21 |
发明(设计)人: | 蒋俊庆;蒋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俊庆;蒋桥 |
主分类号: | D06B1/04 | 分类号: | D06B1/04;D06B5/12;D06B15/09 |
代理公司: | 青海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刘开鼎,王弘 |
地址: | 810015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织 材料 制品 漂白 工艺 设备 | ||
一种将纺织材料及制品在气相中吹漂以达到漂白目的的工艺和设备。
目前,纺织材料及制品的漂白通常是使用各种液、固体漂白剂在一定的温度和pH值下在水浴中进行的。漂白方式有淋漂,甩漂和轧漂等;常用的漂白剂有次氯酸钠、亚氯酸钠、漂白粉或漂粉精等;常用的设备有常温常压和高温高压类型。这种传统的漂白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但需要消耗大量的漂白剂和化学助剂,而大多数漂白剂产生氧化还原的残留物,会使产品返黄,产生钙斑等,因此需要进行酸洗、中和及多次水洗,用汽用水量大并产生大量含有酸碱和漂白剂的工业废水,严重污染环境,生产中漂白剂挥发分解出的有害气体,使操作环境十分恶劣,厂房要求高大通风;漂白剂的腐蚀性及其在一定条件下的易爆性,对设备的要求及漂白剂的运输、保管的要求严格,为保证质量和使纤维免受漂白剂及酸的损伤,需要控制浴比,保持和调节漂液的浓度及pH值,工艺过程长,管理难度大,而且在酸洗高温漂白时的温度因素及氧化还原反应时间长等因素,均可对纤维结构和强度造成损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气体漂白剂漂白纺织材料及制品的工艺和设备,以解决用液、固体漂白剂漂白时的环境污染,改善生产条件,减少能源消耗,提高产品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使用气体氧化剂——臭氧对纺织材料及制品在气相中吹漂来进行漂白。经过煮练的纺织材料及制品放置在气相漂白设备中,漂白设备中盛放待漂物的部分是一密闭容器,微压臭氧通过管道进入密闭容器均匀通过纺织材料及制品,完成漂白过程。然后将漂白过的纺织材料及制品以空气吹洗,臭氧尾气经过电加热器瞬间分解为氧气排入大气,或引入臭氧制取系统中的空气干燥器,使吸湿剂加热再生,重新投入使用。整个系统不用蒸汽,不产生有害废水,是一个封闭的无公害系统。其中纱线完成煮练并堆置沥净水份后,进入气漂缸进行漂白;坯布完成煮练后,进入管式绳状气漂机或平幅气漂机中进行漂白;外购的已经过煮练的纱线,置于水槽中进行浸润,使纤维吸湿容胀后,堆置沥净水份,进入气漂缸进行漂白;已煮练的坯布直接进入管式绳状吹漂机或平幅气漂机中,先以清水湿润溶胀,放出清水,再引入臭氧进行漂白,制成的浆粕进入循环储槽,用浆泵将浆粕送入气漂塔,引入臭氧进行漂白,完成漂白后以空气吹净空塔,尾气处理同纱线和坯布的尾气处理方法,其尾气亦可不经分解引入蒸煮系统中,对浆粕污水进行脱色处理。漂白的工艺条件为:
(1)臭氧浓度 0.5~1%(重量)即7~
12克/标米3
(2)漂白时间 10~30分钟
(3)温度 室温
(4)臭氧和冲洗空气压力 0.2~0.4表压
(5)尾气分解温度 300℃以上
(6)吹洗时间 5分钟
在气相漂白工艺中所用的纱线气漂缸为一密封的筒体,其上设有进气管和排气管,以引入臭氧和将尾气排出,筒体上一封头可以打开,以将盛装纱线的纱筐放入或取出筒体,将纱筐放入筒体并将筒体密封,引入臭氧,使装在纱筐中的纱线均匀进行漂白。
气漂用的布匹管式绳状气漂机由上下连箱的前后导管构成一密封的环型空腔,上下连箱上设有手孔、进水孔、排水孔及气体循环管,导管上设有臭氧分布器以引入臭氧,手孔是为了将布匹放入或取出连箱。其中一连箱中装有随电机转动的导布器,带动布匹在连箱和导管构成的环型空腔中运动,通过手孔将布匹两端缝合形成布链,布链便在导布器的带动下,在环型空腔内循环往复的运动,封密手孔,将臭氧引入环型空腔,布匹完成漂白。
气漂用的浆粕气漂塔由浆粕储槽和塔体组成,塔体上设有进料管、尾气排出管和稀释清洗管及臭氧进气管,储槽上设有搅拌机和浆料吸出口,浆泵将浆粕从储槽的吸出口吸出通过管道从塔体的进料管进入塔体中,为了使浆粕能在臭氧中充分均匀地进行漂白,塔体中还设计有数块阻流板,以使浆料形成帘幕,浆料经过阻流板从上而下流动,进入储槽,再经浆泵被吸入塔体中,循环往复,完成漂白。
本发明用气漂对纺织材料及制品进行漂白,采用封密系统,不产生污染,由于其漂白效果好,不需酸洗和水洗,节约能源,其生产控制简单,易于管理。
本发明有如下附图。
图1为煮漂联合作业的工艺流程图和气体流动循环方框图。
图2为漂白单独作业的工艺流程图和气体流动循环方框图。
图3为浆粕漂白的工艺流程图和气体流动循环方框图。
图4为纱线气漂缸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为管式绳状气漂机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浆粕气漂塔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俊庆;蒋桥,未经蒋俊庆;蒋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05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生物农物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用于移动人行道或自动扶梯的脚踏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