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研磨破乳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1101271.0 | 申请日: | 199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417A | 公开(公告)日: | 1992-09-16 |
发明(设计)人: | 吴子生;褚莹;阎淑荣;严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17/04 | 分类号: | B01D17/04;B01D11/04 |
代理公司: | 东北师范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荣武 |
地址: | 130024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研磨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一种化工破乳方法。
液膜分离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特别是美藉华人黎念之博士1968年获得纯粹液膜工作的第一项专利后,膜分离科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液膜分离技术以它特有的选择性和极大的渗透性展现了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液膜分离提取工艺是一种有效的分离、提取和回收物质的新方法。其过程是,选择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及载体,制成足够稳定的乳状液(例如W/O型),将此乳状液分散到含有待提取物的水溶液中,形成W/O/W的多重乳状液。在载体的迁移作用下,被提取物从外水相通过乳状液膜进入内水相中。静止后,液膜与外水相分离。再将乳化液膜破坏(即破乳)使油水分离,油相循环使用,水相中便富集了提取物,达到分离或提取回收的目的。
在液膜分离技术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是需要有一种理想的破乳方法。由于化学破乳在液膜体系中使用受到限制,因而目前主要采用电破乳方法。这一方法是对乳化液膜施以高压电场,使W/O乳状液中的水滴极化并聚结成大水滴,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并聚结成连续相,实现油水分离。电破乳速度快,分离效果也较好。但在实践中发现:
(1)电破乳法无法用于O/W型乳液的破乳。
(2)对高含水量的液膜体系,电破乳易形成短路,无法建立起高压电场。不仅电耗增大,而且破乳效果不理想。
(3)电破乳中经常在油水界面处形成絮状物第三相(通称Sponge),其中含有大量的被提取物,且粘度大,含水量高。直接影响了破乳的效果和提取的效率。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电破乳中遇到的三个问题而建立的一种新型、高效的破乳方法。实践证明,本发明还适用于萃取分离工艺中所产生的絮状物第三相的处理。
经手检“化学文摘”及联机检索“世界专利文档”均未见国内外有关研磨破乳的报导。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将选配好的研磨剂加到研磨破乳器中,研磨剂的粒度在0.1~10mm的范围内选用。配有与破乳器相匹配的搅拌器,用调压器分别选取不同电压控制搅拌速度。因体系而异选择不同的搅拌速度、搅拌时间和操作温度。本方法选择的搅拌速度为50~100转/分,研磨时间为10~20分钟。
研磨破乳是依靠研磨剂粒子间的碰撞、挤压和摩擦作用实现对乳状液的破坏,它为破乳工艺的改进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该方法具有适用体系广泛、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研磨剂材质廉价易得、能量消耗低等特点。已证实它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师范大学,未经东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12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清扫燃后废气式汽油发动机
- 下一篇:微型连合收割机、插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