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梅桔饮料的配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1101523.X | 申请日: | 199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77A | 公开(公告)日: | 1991-09-04 |
发明(设计)人: | 赵淑珍;陆军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源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23L2/02 | 分类号: | A23L2/02;A23L2/26 |
代理公司: | 辽源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建平 |
地址: | 1362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饮料 配制 方法 | ||
本发明为食品饮料类。
目前,我国饮料市场种类繁多,除可乐型饮料含有一定量的中药外,大部分是果味、果汁类型,作用单一,止渴而已。可乐型饮料虽有某种保健作用,但价格较高,且中药味较重,难于使广大消费者所接受。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消署敛汗、生津止渴、开胃健脾,又没有中药味的梅桔饮料的配制方法。
本发明选用以乌梅为主要成份,同时配有桔红、山楂等附属原料,经原料处理-热抽提-抽滤-调配。其选用原料的理论依据是:
1、乌梅为蔷薇科落叶乔木植物梅树的未成熟果实(青梅)的加工熏制品。含苹果酸、拘缘酸、琥珀酸、碳水化合物、齐墩果酸类物质,有敛肺、涩肠、生津、止渴、安蛔、利胆、抗菌作用。
2、桔红为云香科常绿小乔木植物,桔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成熟之果皮。它含挥发油2-4%,油中主要成份为左旋柠檬烯、柠檬酸及橙皮甙、陈皮素、黄酮类肌醇、维生素B1等。有理气、健脾、消除胃肠涨满、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兴奋心肌作用。
3、山楂为蔷薇科,属植物山里红野山楂果实,切片晒干。其果实含山楂酸、酒石酸、拘缘酸、黄酮类内脂甙类、鲜脂酸及糖类。有降低胆固醇、促进消化强心、抑制痢疾杆菌作用。
本发明具有消署敛汗、生津止渴、开胃健脾、消食化积等功效。并且酸甜可口,梅香桔香兼备,对男女老少均无任何副作用,适口性广泛,是适应于高温作业及野外操作人的营养保健饮料。
本发明的具体配制方法是:
1、原料处理:a、中药组方(药重量%)乌梅2%-6%、桔红1%-5%、山楂1%-3%、水86%-94%。b、将中药中杂质检出,用水洗去灰尘,捞出空干水份。
2、热抽提:按处理好中药组方加入200%-300%的水,先浸泡乌梅1-2小时,用铝锅煎煮20-40分钟,使之无涩味后,再将桔红、山楂放入乌梅液中继续煮沸20-40分钟。
3、抽滤:将煮好的原液冷却,静止沉淀4-10小时,然后抽滤弃渣取汁。
4、调配:在过滤的原汁中调入柠檬酸0.12%、白糖3%、苯甲酸钠0.01%后进行分装。
实施例:
1、原料处理:a、中药组方(药重量%)乌梅4%、桔红3%、山楂2%、水88%。b、将中药中杂质检出,用水洗去灰尘,捞出空干水份。
2、热抽提:按处理好中药组方加入200%水,先浸泡乌梅1.5小时,用铝锅煎煮20分钟,使之无涩味后,再将桔红、山楂放入乌梅液中继续煮沸20分钟。
3、抽滤:将煮好的原液冷却,静止沉淀8小时,然后抽滤弃渣取汁。
4、调配:在过滤好的原汁中调入柠檬酸0.12%、白糖3%、苯甲酸钠0.01%后进行分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源市中心医院,未经辽源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15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