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炉内熔渣料面测定法及其测定仪无效
申请号: | 91102033.0 | 申请日: | 1991-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91A | 公开(公告)日: | 1991-10-16 |
发明(设计)人: | 长栋章生;手浩一;小峰勇;栗山伸二;白谷昌纪;井上明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钢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G01S13/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天正,王忠忠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内熔渣料面 测定法 及其 测定 | ||
1、一种炉内熔渣料面测定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在转炉精炼期的第一和中间阶段中,通过在所述转炉炉罩上形成的一个孔将微波雷达天线插入转炉中,以便测定熔渣料面;和
在所述转炉精炼期的最后阶段将所述天线退出所述孔,并通过所述孔将副氧枪插入转炉中,以便进行各种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内熔渣料面测定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天线发射以伪随机信号调制过的微波,接收从熔渣表面反射回来的该微波反射波,测定微波在所述天线与所述熔渣表面之间往返传播的时间,然后根据测出的微波往返传播时间求出熔渣料面。
3、一种炉内熔渣料面测定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副氧枪和一个天线,它们可转动并可上下移动地附在一个梁上,从而可将其通过所述副氧枪用的孔而插入转炉中;和
一个微波雷达,连接到所述天线上。
4、一种炉内熔渣面测定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旋转器,固定在一个梁上;
第一支撑构件,连接到所述第一旋转器上,使其可由所述第一旋转器带动它绕所述梁转动;
第一升降机构,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构件顶部,用以控制连接到所述天线的波导的上下运动;
第二旋转器,固定在所述梁上;
第二支撑构件,连接到所述第二旋转器上,使其可由所述第二旋转器带动它绕所述梁转动,
第二升降机构,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撑构件顶部,用以控制一个副气枪的上下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炉内熔渣料面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雷达发射以伪随机信号调制过的微波,接收从熔渣表面反射回来的微波反射波,测定微波在所述微波雷达与所述熔渣表面之间往返传播的时间,然后将测出的时间换算成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炉内熔渣料面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雷达包括:
第一伪随机信号发生装置,用以输出第一伪随机信号;
第二伪随机信号发生装置,用以输出型式与所述第一伪随机信号相同但频率与所述第一伪随机信号略有不同的第二伪随机信号;
第一乘法器,用以将第一和第二伪随机信号彼此相乘起来;
载波发生装置;
发射装置,用以将基于所述第一伪随机信号的发射信号发射到熔渣表面;
接收装置,用以接收从所述熔渣表面反射回来的信号,从而得出检测信号;
第二乘法器,用以将所述接收信号与所述第二伪随机信号相乘起来,从而输出一个载波;
一个检测装置,用以检测从所述第二乘法器输出的载波,从而输出接收强度信号;和
时差测定装置,用以测定所述检测装置输出的所述检测信号的时间序列图与所述第一乘法器输出的乘积值的时间序列图这两者之间的时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炉中熔渣料面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雷达还包括一个载波发生装置,该装置产生作为用所述第一伪随机信号调制的发射信号的载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炉中熔渣料面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分配器,用以取出所述载波发生装置的一部分输出;
一个混合耦合器,被供以所述第一分配器的输出,并用以将所述输出变换成一个同相分量,即I信号,和一个正交分量,即Q信号,所述I和Q信号的相位彼此正交;
第二分配器,用以将所述第二乘法器的输出分配成两个信号,即R1和R2信号;
第三乘法器,用以将所述混合耦合器所输出的I信号和所述第二分配器所输出的所述R1信号相乘起来;和
第四乘法器,用以将所述混合耦合器所输出的Q信号与所述第二分配器所输出的所述R2信号相乘起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炉中熔渣料面测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差测定装置包括:
第一低通滤波器,被供以所述第一乘法器的输出,从而限制其频带;
第二和第三低通滤波器,分别被供以所述第三和第四乘法器的输出信号,从而分别独立地限制其频带;
第一和第二方波脉冲发生器,分别被供以所述第二和第三低通滤波器的输出信号,从而分别独立地进行削方操作;
一个加法器,用以将所述第一和第二方波脉冲发生器各自的输出信号彼此相加起来;和
一个测时器,用以测定所述第一低通滤波器的输出信号达到最大值时与所述加法器的输出信号达到最大值时这两者之间的时间间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钢管株式会社,未经日本钢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203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乙炔苯的改进合成法
- 下一篇:卤化银彩色感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