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油式气体打火机无效
申请号: | 91102139.6 | 申请日: | 199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17A | 公开(公告)日: | 1991-10-16 |
发明(设计)人: | 冯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长明 |
主分类号: | F23Q2/02 | 分类号: | F23Q2/02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专利代理中心 | 代理人: | 牛保和 |
地址: | 45415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油 气体 打火机 | ||
本发明是一种适于日常生活用的特别是吸烟者点烟用的汽油式气体打火机。
目前常用的气体打火机是采用液化气做燃料,而这种液化气一般价格都较高,常用的汽油打火机是液体汽油直接进行燃烧,较为浪费,并且,在燃烧过程中产生黑烟,不够卫生。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汽油做燃料的汽油式气体打火机,这种打火机的燃烧方式是气体燃烧,能够克服汽油燃烧过程中的黑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汽油式气体打火机的结构,主要包括由上盖和下壳组成的外壳,点火装置,贮存汽油或其可燃气体的容器,以及设置在该容器上部的气口等。容器设在外壳的内部,也可以以外壳的一部分做容器的壁,使容器与外壳连为一体,点火装置设在外壳内的中或上部,其火花产生处设在容器上的气口附近,与气口相配合,以使火花与可燃气相碰产生燃料。为了实现以气体方式进行燃烧的目的,贮存容器连接一个容积可变的囊袋,囊袋内部与容器内部空间相通,在外壳内部还设有一个缸筒,该缸筒也可以以外壳的一部分作为筒壁,筒内设有一个活塞,活塞的一端连接一个按块,另一端连接一个顶板,缸筒与按块之间设有一个复位弹簧,按块上附设一个传动体,点火装置上设有一个被动体,传动体与被动体之间相互配合,呈动态接触状态或静态接触状态,也可以连接在一起,按动按块,顶板在活塞推动下的运动方向指向囊袋,顶板与囊袋之间相互配合,呈动态接触状态或静态接触状态,也可为相连接。
这里所说的动态接触状态是指两个物体之间在平衡位置时有一定距离,当其中一个物体(传动体)运行打破平衡时,两个物体即相接触并同向运行。静态接触状态指两个物体接触,但没有连为一体。
按动按块,活塞即被压动,活塞另一端的顶板即压向囊袋,囊袋受压缩后容积变小,此时袋内汽油挥发出的气体与空气的混合可燃气即从容器内通过气口喷出。同时点火装置上的被动体在按块上的传动体带动下作功,使点火装置产生火花,火花射到气口喷出的可燃气上,即产生燃烧。松开按块,按块与活塞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返回平衡位置,此时囊袋恢复原状,燃烧停止,同时空气通过气口进入容器内部。
本发明提供的汽油式气体打火机,用汽油代替了液化气,降低了使用气体打火机时燃料的价格,同时可以消除汽油燃烧过程中的黑烟。这种打火机寿命较长,结构合理,点燃率高,点燃率达97%以上。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附图1是按照本发明提供的第一个实施例。
附图2是按照本发明提供的第二个实施例。
附图3是按照本发明提供的第三个实施例。
如附图1所示,这种打火机的结构包括,上盖1、下壳2、火石点火装置3a、贮存容器4、气口5、囊袋6、缸筒7、活塞8、按块9、顶板10、回位弹簧11、传动齿条12a、被动齿轮13a等。按块9及其传动齿条设在整个装置的左侧部分。按块9上设有两个轴15,两个轴与传动齿条12a之间分别由两个活动杆16连接,其中一个活动杆与设在按块上端的一个回位簧17连接,传动齿条12a设置在齿轮13a的左上侧,齿轮13a是火石点火装置上设的被动齿轮,该齿轮与点火装置上的摩擦砂轮14同轴固定连接,传动齿条12a与被动齿轮13a之间相互配合,呈动态接触状态或静态接触状态。齿条12a的最下端的一个齿可以与齿轮的齿相接触,也可以有几个毫米或更多的距离。靠上的一个活动杆与其上侧的阻挡体相接触,使活动杆不能向上转动,具有单向性。在平衡状态下活动杆与齿条12a垂直,并在水平位置。靠上的活动杆16的上侧的阻挡体是按块9上的一部分。当按下按块时,齿条12a带动齿轮转动,此时,两个活动杆16相对按块呈静止状态,即随按块下移;点燃后松开按块,在齿条与齿轮之间摩擦力的作用下,活动杆绕轴15相对按块向下转动,带动齿条12a向左偏移,按块顺利恢复平衡状态,此后活动杆在回位簧17的作用下向上回转,并带动齿条恢复到平衡位置。
在这个实施例中,点火装置采用火石点火方式,火石点火装置结构包括齿轮13a、砂轮14、顶簧25、活块26、火石调整栓27、定位栓28、轴29、火石槽30。顶簧25设在火石槽30内,调整栓设在火石槽下端,砂轮和齿轮设在轴29上。打开上盖1后,可以把活块26板向水平位置,松开火石调整栓和顶簧,可以向火石槽内装火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长明,未经冯长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21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皂化法制造高皂化度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 下一篇:一种无毒安全火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