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力防松自锁螺母无效
申请号: | 91102500.6 | 申请日: | 199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11A | 公开(公告)日: | 1992-1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常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常智 |
主分类号: | F16B39/284 | 分类号: | F16B39/2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9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力 螺母 | ||
一种拧紧后,端面与内螺孔之间夹角变化产生应力,不会松脱的螺母。
螺母连结螺栓靠其螺纹升角小于或等于摩擦角。螺母上内螺纹接触面上的摩擦力和内螺纹对螺杆的反作用力必须大于等于使螺杆脱离螺母的力,螺母才能紧固在螺杆上正常工作,当被螺母连接在螺杆上的的物体遭受连续振动和冲击时,螺母受到的外力也随之变化,螺母与螺栓螺纹接触表面的摩擦力也随之变化,将发生瞬时消失或减少的现象,经过一定时间后,螺母会自动松脱,工作中螺母与螺栓的松脱会产生严重后果,造成财产损失。这个问题各国现未解决,人们只能在螺母与螺栓的连接上采用一定的防松装置,如加装弹簧垫圈、双螺母、钻眼穿销子,带翅垫圈、止退垫片……。增加了成本,工作量,给生产带来不便。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能防松自锁螺母,它在拧紧后靠弹性变形后产生的应力,使螺纹接触面的摩擦力增大,紧固力增大,达到防止松脱的目的。
本发明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螺母端面与内螺孔之间的夹角α大于90度,拧紧螺母后,螺纹的拉力,与工作对螺母的阻力,使螺母端面与内螺孔的夹角α产生变化,夹角α变小时产生的应力增加了螺纹接触面的摩擦力,缩小了螺纹结合处之间的间隙,达到防止螺母松脱的目的。防松自锁螺母的螺纹部份和其它螺母一样,可根据需要,制成三角形、矩形、梯形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中螺母α1端面1与内螺孔2之间的夹角α大于9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中螺母A端面1与内螺孔2之间的夹角α大于90°,端面1为一圆锥面,工作时拧紧螺母A,内外螺纹互相的作用力将螺母端面1拉向工件3,面1移动同时受到工件3的阻力,在螺纹和工件3双重力作用下,角α变小,产生弹性变形,变形的应力F,使螺纹之间摩擦力增大,间隙变小。同时面1位移使螺母上部向内收缩,夹紧了螺栓,增加了紧固力,有效地防止了螺母工作时遭受连续振动和冲击的外力时,产生螺纹接触面摩擦力发生瞬时,消失或减少的现象,达到了螺母工作时不会自动松脱的目的。
螺母端面1与内螺孔2之间的夹角α可根据螺母的材质,所需紧固力的大小进行选择,以确保面1位移后,角α缩小为弹性变形,但角α必须大于90度,对于某些螺母可以在其外径开槽,以增加面1的位移,与角α弹性变形的能力,端面1也可带齿,以防止螺帽打滑。
本发明防松自锁螺母制作简单,工作使用安全方便,其角α变形后应力大于螺母所受的连续振动受冲击的外力时,能有效地解决螺母自动松脱的问题。
国内外现有的螺母由于无自锁防松功能,在受连续振动与冲击时容易松脱,造成物质财产损失,本发明应力防松自锁螺母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即使在受到连续振动与冲击时,也能有效地工作,使用安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常智,未经王常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25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