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栽培植物的营养液无效
申请号: | 91102501.4 | 申请日: | 199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55A | 公开(公告)日: | 199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徐维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维钧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曲永祚 |
地址: | 1161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栽培植物 营养液 | ||
本发明涉及植物生长的一种无机肥料。
根据近代植物学家用植物干物质测定,植物生长必须有16种元素,以重量计算,它们又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的元素包括碳、氢、氧、氮、磷、钾、钙、硫、镁;微量元素有铜、铁、锰、锌、钼、硼、氯。每种元素都有它自己的作用,缺一不可。例如:缺少钙和硼则顶芽死亡;缺少铜和钙则幼茎软弱不能直立;如果缺少氮、硫、锰、铁、镁、铜等任何一种元素则使叶片变黄缺乏绿色;如果缺少磷钾将会使叶片变成红色;缺少锌则茎节便短,有时还含有小叶病;缺少磷和硼则影响开花。这种现象就叫缺素症。元素少量的不足,就会发生这些病症。大量的不足就会使植物矮小或早熟,甚至死亡。
植物对各种元素的吸收,如碳是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提供的;氢、氧、硫、钙是由水提供的(对于钙、镁离子在华北地区的水质中,含量已足够了),需要人工施入的只有氮、磷、钾、铜、铁、锰、锌、钼、硼等9种元素。
本发明栽培植物的营养液配方如下。
配比Ⅰ(按重量份数计)
硫酸铜 0.5
硫酸亚铁 0.5
硫酸镁 0.5
硫酸锰 0.3
硫酸锌 0.5
钼酸铵 0.3
硼砂 2
复合化肥 1000(含氮量为15%,含磷量为15%,含钾量为12%)
水 5000
配比Ⅱ(按重量份数计)
硫酸铜 0.5
硫酸亚铁 0.5
硫酸镁 0.5
硫酸锰 0.3
硫酸锌 0.5
钼酸铵 0.3
硼砂 2
磷酸二铵 500(含氮量为18%,含磷量为46%)
硫酸钾 500(含钾量为50%)
水 5000
在1000克的复合化肥中(含有15%、磷15%、钾12%)加入硫酸铜0.5克、硫酸亚铁0.5克、硫酸镁0.5克、硫酸锰0.3克、硫酸锌0.5克、铜酸铵0.3克、硼砂2克。其配制方法是将硫酸铜0.5克、硫酸亚铁0.5克、硫酸镁0.5克、硫酸锰0.3克、硫酸锌0.5克、钼酸铵0.3克、硼砂2克,配在一起放在容器中加入60℃的热水使其溶解即可,再与1000克的复合化肥配在一起搅拌均匀,在溶解于1000克的水中,然后进行分装密封的罐中备用,需要施用时,再加入20倍的水稀释,进行植物施用。可全株喷灌,浇在根上。
本发明的内容还可以按下述方案进行:
即营养液的配方按重量计,是由磷酸二铵(含氮18%、磷46%)500克、硫酸钾500克(含钾58%)硫酸铜0.5克,硫酸亚铁0.5克,硫酸镁0.5克,硫酸锰0.3克,硫酸锌0.5克,钼酸铵0.3克,硼砂2克参在一起。其配制方法:先将微量元素硫酸铜0.5克、硫酸亚铁0.5克、硫酸镁0.5克、硫酸锰0.3克、硫酸锌0.5克、钼酸铵0.3克、硼砂2克放入容器中,配制在一起搅拌均匀加入60℃的热水使其溶解即可,再加入磷酸二铵500克、硫酸钾500克搅拌均匀、溶解于5000克的水中,分装密封。当施用时,再加20倍的水,给植物施用,全株喷灌或浇到根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配方用了硫酸钾50%,这是过去所有配方忌用的,认为用钾的同时,也用进了大量的硫,容易使植物由于硫害中毒。这是一种偏见。植物需要的各种元素是遂水而入的,剩余的部分又是遂水而出的。只要是质通透良好,和排水良好,就不存在硫害中毒的问题。其它过剩的元素也是一样不需要测定检查或更换基质。
本发明硼的含量,比其它的配方高四倍左右。根据几年的实验,对于高大植物的一米以上的顶芽部分发生死亡现象,是因为缺少硼的元素。一旦加上硼时很快恢复生长。也是由于某些地区缺硼的元素如大连地区的水质,其硼的含量很低。因此根据多年的实践,在营养液的配方中,加入了比过去一般配方的硼含量高出四倍,特别是在含硼少的地区,如大连地区其水中含硼的量很少,应使用上述配方,这种配方所需的各种元素都是市场上畅销,低价化肥。因而具有成本低等优点,对于大小每盆花平均每年费用资金只有3~5分钱,可以使植物花卉生长良好。
上述二配方栽培植物的营养液,可以在钙、镁离子含量高的硬质水地区(如大连自来水)用,对于软水质地区可以另行调正配方,可以就地取材换算出所含各种成份含量即可。
对花、果植物,在花、果期是适宜的。但对于茎叶植物和花果植物的营养,在生长期需要间使氮肥、如(尿素、碳酸氢铵等),可以单独稀释成2000ppm营养液浇灌或喷施。切忌与上述配方复合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维钧,未经徐维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25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长距离虹吸引水系统
- 下一篇:液化气钢瓶残液倒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