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奥氏体铜-铁焊条无效
申请号: | 91103102.2 | 申请日: | 199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98A | 公开(公告)日: | 1992-1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金华;王金敖 |
主分类号: | B23K35/12 | 分类号: | B23K35/12;B23K35/30;B23K35/36 |
代理公司: | 小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亦定 |
地址: | 074003***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奥氏体 焊条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焊条,主要用于铸铁零部件的补焊。
铸铁是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它具有良好的铸造性并能进行机械加工,因此在工业上被广泛应用,但是极差的焊接性能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使用。现在的铸铁零部件都是铸造成型但是由于加工的需要或局部损坏常常要进行补焊,使用现有焊条焊接非常困难,这是由于补焊时焊接处熔潭体积小,因而冷却速度快在熔合区往往产生硬而脆的白口层造成焊缝容易开裂,加工困难,还由于焊缝韧性差抗冲击强度低,在使用中焊缝处常会脆性破坏,此外铸铁塑性差抗拉强度低,焊接时冷热急剧变化内应力常使焊缝或焊缝旁产生裂纹,铸铁含碳量高又使焊接时碳燃烧气体析出造成焊缝多孔,不能满足要求的气密性及强度,总之由于铸铁的特性和缺陷使得未用普通焊条进行焊接非常困难,焊缝常有裂纹,焊缝处过硬不易加工,焊缝强度不高造成零件损坏。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电焊条,克服上述的缺点,使焊缝不开裂、强度高、加工性好。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焊条有一根芯,为不锈钢丝。不锈钢丝上套有一根紫铜管,在紫铜管的外园表面涂以由大理石、莹石、硅铁、锰铁、钛铁、碳酸钡、粘土,按适当配比制成的涂料。
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原因是焊接时焊条中的铜的熔化速度大于母材的熔化速度,母材中碳、硅、硫等元素向焊缝过渡少,这对减少焊接应力、防止裂纹和白口组织以及减少焊缝中冷硬夹杂物是有利的,焊缝中含有大量的铜又改善了焊缝的塑性及可加工性能也由于铜有承受塑性变形能力在热态下对焊缝锤击能有效的松驰和扩散焊缝的收缩应力,改善焊缝金属组织提高气密性,焊条中的铬、锰、钛、硅铁还使碳的氧化及应受到限制,使形成气孔的倾向减小。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图1给出。
图1是本发明的构成简图。图1中不锈钢丝(1)的直径为1.5毫米,截成长250毫米并校直后插入直径3毫米壁厚0.5毫米,长250毫米的紫铜管(2)中,插入前不锈钢丝(1)及紫铜管(2)外面涂以涂料(3)。
涂料组成成分的粒度及含量百分比如下表:
每公斤涂料用520克水玻璃调匀,涂在紫铜管(2)的外园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金华;王金敖,未经王金华;王金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31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