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分式橡胶车胎无效
申请号: | 91103544.3 | 申请日: | 199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12A | 公开(公告)日: | 1992-12-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君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君得 |
主分类号: | B60C3/00 | 分类号: | B60C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5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式 橡胶 车胎 | ||
该发明属于橡胶加工领域
可分式橡胶车胎在刹车和载重时因刹车惯性和载重时重力的作用,使主体胎凹型槽的两侧自然向梯型带缩紧,使梯型带更牢固的与主体胎合为一体。
该发明车胎彩用主体凹型胎与梯型胶带组合的原因:为了使车胎表面与路面的接触面减小,车胎表面制造的很窄,随之而来的是磨损快使用期短。为了弥补这项缺点制成了可分式,梯型带磨损后可以单独更换。
现有自行车中所使用的橡胶车胎载重已定时与路面的接触面是由干气压的高低而变化的。经观察大多数人所骑的自行车车胎的气压不足。车胎与路面的接触面宽度大约在20毫米左右,经调查气压不足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气压冲足后振动太大感觉很不舒服。第二,气压冲足后由于气压高自然消耗快,几天气压便降下来。所以大多数人所奇自行车的车胎表面与路面的接触面很大。与该发明车胎比较,人的体力消耗浪费很多。
该发明中的梯型胶带拆装很方便,把主体凹型胎的气放掉便可拆装。
该发明可参考窄型自行车胎和普通自行车胎。它是在普通自行车胎的顶部增加凹型槽、另外制造一条梯型胶带,它的底部安装在凹型槽内。可分式车胎的承载能力同干普通车胎。涨力大于普通和窄型车胎,由于该发明车胎顶部增加了梯型胶带,在气压偏低时它与路面的接触面等于窄型胎冲足气时与路面的接触面。
该技术可参考“橡胶加工、工艺中轮胎、力车胎的制造工艺。使用可分式橡胶车胎能达到乘骑舒服、延长主体胎使用寿命,减轻体力消耗的目的。可取代现有人力车中所使用的橡胶车胎。
可分式橡胶车胎由主体凹型胎和梯型胶带两部分组成。如说明书附图所示。
主体凹型胎的结构是:主体凹型胎8、钢丝11、主体凹型胎胎侧6、主体胎顶部制有凹型槽2、凹型槽的两侧(槽壁)上制有凹型防滑槽4、梯型胶带的结构是:梯型带3、梯型带顶1、与路面接触,梯型带底5,安装在主体胎顶部的凹型槽内、它的两侧制有与凹型防滑槽相对应的凸出部分13。
可分式橡胶车胎与现有车胎比较所具有的优点:第一优点:因车胎表面与路面的接触面减小了很多,所以减少了滚动阻力,从而减轻了人的体力消耗;第二优点:由于可分式橡胶车胎中梯型胶带比主体车胎凸出,不论气压高低能恒定与路面有着较小的接触面,所以气压不需冲足。这样便减轻了地面障碍物冲击带来的振动,增加了乘骑使用者的舒服感;第三优点:由于可分式橡胶车胎的需用气压偏低,并且主体胎不与路面接触无磨损现象,相比延长了主体车胎的使用寿命。第四优点:可分式橡胶车胎与路面接触的是梯型胶带,内胎离地面较远、并且还有很厚的梯型胶带掩挡。这样便增加了内胎不易被地面尖锐物扎破的优点。
可分式橡胶车胎使用于自行车、人力三轮车、它由主体凹型胎8和梯型胶带3两部分组成。梯型胶带可以单独更换、把主体凹型胎的气放掉便可拆装。此车胎总高10毫米,其中梯型胶带8.6毫米。主体胎顶部帘线和胶层厚1.4毫米,主体胎宽30毫米,梯型胶带下底宽11毫米,主顶宽6.8毫米。防滑槽宽2毫米,高(1.4+2毫米),梯型胶带表面的块状每个长16.8毫米,块状之间的花纹宽3.2毫米。它的结构是:1梯型带顶、2主体胎顶部的凹型槽、3梯型胶带、4凹型防滑槽、5梯型带底、6主体胎胎侧、7内胎、8主体凹型胎、9车圈、10垫带、11钢丝、12梯型胶带顶部的块状、13与主体胎防滑槽相对应的凸出部分。如说明书附图。
该发明车胎中梯型带(3)底部与主体胎防滑槽相对应的凸出点(13)每隔(5厘米)制上一个。主体凹型胎(8)槽壁上的凹型防滑槽(4)每隔(1厘米)制上一个。梯型带(3)与主体凹型胎8组装时,向防滑槽(4)内滴入一点胶合剂,这样便保障了主体胎(8)与梯型带(3)组合的牢固性。每次更换梯型带(3)时,需把与凹型防滑槽(4)相对应的凸出部分[13]用小刀割掉。换上新梯型带时,该梯型带(3)上与防滑槽相对应的凸出部分[13]再与下面一个凹型防滑槽(4)组合。每条主体凹型胎可以更换5次梯型带。
在梯型带(3)内制造上螺旋型帘线后可以设相、减小梯型带(3)的宽度尺寸,使车胎与路面的接触面再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君得,未经杨君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35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充气自行车缓冲轮胎
- 下一篇:氮肥厂含氨废水及含氨循环水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