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含水燃料和燃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1103560.5 | 申请日: | 1991-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463A | 公开(公告)日: | 199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鲁道夫·W·根尼蔓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道夫·W·根尼蔓 |
主分类号: | F02B47/02 | 分类号: | F02B47/02;F02M25/02;F02M2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吴大健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含水 燃料 燃烧 方法 | ||
1、一种在内燃机中燃烧含水燃料的方法,该内燃机有一个或多个燃烧室,接收、混合所述的燃料和燃烧空气并将所述燃烧和空气混合物输入到所述的一个或多个燃烧室的燃料输入系统和在所述的一个或多个燃烧室形成火花的产生电火花系统,所述的方法包括:
控制量地输入燃烧空气恫所述的燃料输入系统,
输入所述的含水燃料到所述燃料输入系统与所述燃烧空气混合,所述的含水燃料含约20%到约80%(体积,以所述燃料总体积为基)的水和液态或气态含碳物质,和
在产生氢的催化剂存在下向所述的一个和多个燃烧室中输入并在其中燃烧所述含水燃料和燃料空气以开动所述内燃机,所述的燃烧是通过在所述的一个或多个燃烧室产生火花而点燃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一个或多个燃烧室的燃烧是由至少35000伏的电压的火花点燃的。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产生氢的催化剂以至少一个且最好以多个催化极点而存在。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含碳燃料选自:醇,最好是乙醇或甲醇、汽油、煤油燃料、柴油燃料、其它含碳的气体或液体燃料、或其混合物,其量为约25~75%最好是约40~约70%(以所述含水燃料油总体积为基)。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输入到燃烧室的混合物中空气同燃料比不大于5∶1。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输入到燃烧室的混合物中空气与燃料比值是0.75∶1~1.5∶1,最好为1∶1。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环境温度下将所述的含水燃料和燃料和燃烧空气引入到所述的燃料输入系统。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热水情况在输入到热水室之前由加热预热,然后用发动机启动后从其中排出的尾气加热。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催化剂含有至少一个催化极,它选自镍、铂、铂-镍合金、镍-不锈钢、贵金属、铼、钨,它们的合金,和其它物质,它们作为催化剂,当所述的燃烧空气和所述的含水燃料在所述的催化剂和电火花存在下燃烧时,它们用于离解水以产生氢。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催化剂是铂。
11、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催化剂含有选自镍和含镍合金的催化极。
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是通过调节输入燃料输入系统的空气流来调节的。
1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内燃机含有一个发动机,它选自:转缸式发动机、透平式发动机和带有一个或多个工作汽缸且燃烧过程发生在该气缸内的发动机。
14、一种在内燃机中燃烧含水燃料的方法,该内燃机有(a)一个或多个燃烧室,(b)用于接受、混合燃料和燃烧空气并将所述燃烧和空气混合物输入到所述的一个或多个燃烧室中的燃料输入系统和(c)用于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热水室产生火花的产生电火花系统,所述的方法包括:
控制量地输入燃烧空气到所述燃料湿润系统,
输入含水燃料到所述燃料输入系统与所述燃烧空气混合,所述的含水燃料含有约20~80%(体积,以所述燃料总体积为基)。最好是约40~约70%,和其它含碳燃料,它选自醇,最好是乙醇或甲醇、汽油、煤油燃料、柴油燃料、其它含碳的气体或液体含碳燃料,或其混合物,和
在产生氢的催化剂存在下将所述的含水燃料和燃烧空气输入到所述一个和多个燃烧室并在其中燃烧以开动所述内燃机,所述的燃烧是通过在所述的一个或多个燃烧室产生火花而点燃的。
15、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一个或多个燃烧室的燃烧是由至少35000伏的电压的火花点燃的。
1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产生氢的催化剂以至少一个,优选多个催化极点而存在。
17、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催化剂选自:镍、铂、铂-镍合金、镍-不锈钢、贵金属、铼、钨,它们的合金,和其它物质,它们充当催化剂,当所述的燃烧空气和所述的含水燃料在所述的催化剂和火花存在下燃烧时,它们可用于离解水以产生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道夫·W·根尼蔓,未经鲁道夫·W·根尼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356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