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纺过滤器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1103598.2 | 申请日: | 1991-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17C | 公开(公告)日: | 1996-12-25 |
发明(设计)人: | 小·查尔斯·伯纳德·哈森鲍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查尔斯·伯纳德·哈森鲍勒 |
主分类号: | A24D3/02 | 分类号: | A24D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汝巽 |
地址: | 美国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用于流体过滤器的过滤粗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一束重叠的蛇形熔喷法非织造纤维网部分组成的圆柱形体,该纤维网部分沿圆柱形体的轴向伸长,所述的纤维网包括取向伸长的纵向纤维和交叉纤维,交叉纤维沿着纵向纤维的横向延伸,并且具有以纵向纤维限定的纤维网厚度上向外突起的交叉纤维部分,所述的突起的交叉纤维的存在,膨化了纤维网,所述的纵向和交叉纤维的平均直径在0.5至20微米的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过滤器过滤粗纱,其特征在于,蛇形熔喷法非织造纤维网包括防止重叠部分在平面布置上互相连接的次级褶裥,由此提供了轴向地通过过滤器的流体通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粗纱,其特征在于,熔喷法非织造纤维网是由聚烯烃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熔喷法非织造纤维网的平均直径在1至10微米之间。
5.一种制造用于流体过滤器的过滤粗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a)把热塑性的无纺纤维网限制性地分布在平面位置上。
b)牵引所分布的纤维网,相继通过加热区域和小孔以产生粗纱,其中小孔具有圆形或椭圆形的横截面,所约束的纤维网和小孔之间的纤维网收敛的角度在10℃至30℃之间,在机械方向上离开小孔的粗纱移动的速度至少比在机械方向上纤维网的分布速度快15%,因此纤维网的纤维被取向,并且在机械方向上纤维网至少被拉伸1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无纺纤维网是一种熔喷法非织造纤维网并且热塑性无纺纤维网是聚烯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烯烃选自乙烯和丙烯的均聚物和共聚物。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牵引纤维网通过加热区域,使纤维网至少膨松30%。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熔喷法非织造纤维网的宽度在6至10英寸的范围内,纤维网的纵横比在240至60,000范围内。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无纺纤维网的纤维的平均直径为1微米至10微米之间。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区的温度保持在热塑性物质的弹性区的温度范围内或接近该温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区域的温度至少为低于弹性区温度的10℃范围内,并且不大于弹性区最高温度。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区域的温度至少比储存纤维处纤维温度高20℃,因此,褶裥至少使纤维网膨松了20%。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烯烃网为乙烯丙烯的聚合物或共聚物网,且聚烯烃的网宽度为12至60英寸之间,纵横比为800至24,000之间。
1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网的纤维平均直径在1微米至10微米之间,纤维的单位重量在4至26克/平方米之间。
16.从无纺纤维网制成过滤粗纱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
a)从无纺纤维网的储存处限制地分布纤维网的装置,
b)在平面位置上保持一部分所分布的纤维网的装置,
c)把纤维网包束组粗纱的一个漏斗形筒,
d)从平面布置保持装置,通过漏斗形筒收敛地牵引纤维网使形成主褶裥的粗纱操作装置,收敛角为10-30°。
e)加热收敛的纤维网的中间部分、将牵引力作用在收敛的纤维网中间部分的维纤的拉伸和取向,由此形成纤维网中的次级褶裥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查尔斯·伯纳德·哈森鲍勒,未经小·查尔斯·伯纳德·哈森鲍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359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