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的门控制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1104121.4 申请日: 1991-06-14
公开(公告)号: CN1020339C 公开(公告)日: 1993-04-21
发明(设计)人: 水野公元;平林辉美;多和田正典;小寺利幸 申请(专利权)人: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B66B13/14 分类号: B66B13/14
代理公司: 上海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孙敬国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电梯 门控 装置
【说明书】:

发明涉及由逆变器驱动控制开闭电梯门的电动机的电梯门控制装置。

首先,参照图7说明电梯的门系统。

图7表示电梯的门系统的构成图。

电梯的门系统由如下部分构成:挂箱(1);安装在该挂箱(1)上的门控制装置(2);连接于该门控制装置(2)的门驱动用的电动机3;内部容纳有安装在挂箱(1)上的电动机(3)的驱动装置(4);与该驱动装置(4)相连的4联驱动杆(5);与该驱动杆(5)相连、设置在轿厢出入口处的门(6);安装在该门(6)上、通过设置在门区域中未图示的乘场门上的装置进行配合使乘场门与轿厢门(6)连动的系合装置(7);安装于挂箱(1)上的导轨(8);与门(6)相结合、通过挂轮(9)及上推力轮(10)在导轨(8)上移动而引导门(6)的开闭的门挂(11);固定于挂箱(1)上由弹性体构成的门打开侧的门(6)的制动器(12);固定于挂箱上由弹性体构成的门关闭侧的门(6)的制动器(13);固定于挂箱(1)上以指示门开状态的OLT传感器(14);固定于挂箱(1)上以指示门闭状态的CLT传感器(15);固定于门挂(11)上与制动器(12)和(13)接触的门止档件(16);固定于门挂(11)上使OLT传感器(14)及CLT传感器(15)工作的作用件(17)等。

下面,参照图8来说明控制如上所述的电梯门系统的已有门控制装置(2)。

图8表示已有电梯的门控制装置(2)的方框图。

图8中,已有的电梯门控制装置(2)由如下部分构成:如与200V或220V的三相交流电源相连的二极管桥式整流电路(20);与该二极管桥式整流电路(20)并联连接的平滑电容器(21);与二极管桥式整流电路(20)相连由晶体管、场效应管等开关元件构成的逆变器(22);安装在电动机(3)的电动机轴上的编码器(23);与该编码器(23)相连的微计算机(24);与该微计算机(24)及直流CT(25)相连的电流放大单元(26);其输入侧与电流放大单元(26)相连、且其输出侧与逆变器(22)相连的PWM单元(27)等。

另外,微机(24)包含:速度指令发生器(30);与该速度指令发生器(30)及编码器(23)相连的减法器(31);与该减法器(31)相连的速度放大器(32);与该速度放大器(32)相连的电流幅值计算器(33);连接于速度放大器(32)的滑差率计算器(34);连接于速度放大器(32)的相位角计算器(35);与滑差率计算器(34)及编码器(23)相连的加法器(36);连接于该加法器(36)的相位计数器(37);与相位角计算器(35)及相位计数器(37)相连的加法器(38);其输入与电流幅值计算器(33)及加法器(38)相连、而其输出与电流放大器(26)相连的电流指令发生器(39)等。

下面,参照图9说明上述已有例的工作。

图9是表示已有门控制装置的电动机(3)的速度及转矩的特性图。

图9中,横轴表示门(6)的位置(S),纵轴表示电动机(3)的速度(V)和转矩(T)。

200V或220V三相交流由二极管桥式整流电路(20)整流,由平滑电容器(21)平滑而变换为直流电压。该直流电压由逆变器(22)变换为正弦波的电动机电流而供给电动机(3)。这时,通过来自PWM单元(27)的PWM脉冲使逆变器(22)的开关元件进行开关动作从而进行脉冲宽度调制。以这种方式,对电动机(3)的速度和转矩进行控制。

电动机(3)的速度由编码器(23)检出。该检出的速度ωr和由速度指令发生器(30)产生的速度指令ωr,由减法器(31)进行减法计算以求出速度偏差△ωr

通过速度放大器(32)输入速度偏差△ωr,则将计算出电动机(3)所必要的转矩,以实现速度指令ωr的跟踪。

在转矩指令如转矩分电流iq及定转矩领域中,通过滑差率计算器(34)一旦输入通常为定值的励磁分电流指令id,则产生滑差率频率ωs

该滑差率频率ωs和检出的速度ωr经加法器(36)相加,由积分器的相位计数器(37)计算出电动机(3)的旋转角θr=S(ωr±ωs)dt。

通过相位角计算器(35),由转矩分电流iq及励磁分电流指令id计算出相位角θi。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41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