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观赏植物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1104173.7 | 申请日: | 1991-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54A | 公开(公告)日: | 1992-01-15 |
发明(设计)人: | 中泽行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海绿林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01N3/02 | 分类号: | A01N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吴大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观赏植物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可保持鲜度并可长期保存的观赏植物,特别是观叶植物制作方法。
已知为在室内观赏花草和树木等植物之美和新鲜性,可将草木等切下一部分,浸入盛水容器中,通过植物断面吸水而保鲜。
换句话说,只要植物吸水,就可保持植物之本来形状和外观,而一旦植物不能吸水,就会枯死,因此植物应尽可能保持鲜活。
花草保鲜已成为一门观赏花草的艺术,其中为使植物吸水性良好,植物组织尽可能活性化,已市售醇和有机酸构成的鲜度保持剂,加入水中使用。
观叶植物通常是连根移植的。
但是,就可保持吸水性和活性化的鲜度保持剂而言,目前还相当缺乏清楚说明延长存活期的数据,到目前为止尚未开发出效果显著的方法。
而且,移植植物现变得又大又重,必须要有更大空间并更加细心。例如,由于养分和阳光供给不足,室内移植的观叶植物一般仅存活1-2月,之后如不进行所谓“养生”的再生操作,就会枯死。因此,因必须定期进行再生循环而变得很麻烦。
特别是从内部设计的观点来看,用草木作室内装饰占了重要的位置。就枯死的情况考虑,已开发一种干花艺术,其中最初就保持干燥状态,然后在原形植物上喷涂料进行装饰或彩色。
此外,作为干燥花草的另一种方法,草木进行甘油处理延长出现枯死的时间,这特别有利于长时间保存观叶植物。
但上述干花艺术仅限于在植物本体干燥后保存其强度,或者植物可涂料涂层而着色。某些甘油处理植物会使其原有绿色褪色,使室内变成暗色调,并使室内充满甘油固有的气味,因此使室内漂散异味。所以说在室内装饰方面,无论从着色,还是从气味方面,这种办法均有缺点。
因此,随着居室现代化,以及个人空间越来越密室化,从内部设计来看,人们越来越期望开发有生“室内植物”,其特点是存活期长,而且无需照料水份和土壤,可作为装饰材料。
本发明目的是提出可长期保存植物制作法,这是一种全新的制作法,其中植物长时间保存而不枯死,因而解决了常见保鲜法和长期贮存法中出现的问题。
本发明目的是植物保鲜(保活性),只要溶液,下称含植物组织保鲜成分的调制液能有效地被吸收和固定,就能达到这一目的。
具体地讲,本发明提出,观赏植物制作法,其中让植物组织吸收并保存着色剂,以保持植物活性状态,该着色剂,含于溶液之中,而该溶液又是高沸点多元醇和根据植物制作完成后的色彩要求选择的着色剂加入含有碱,碱土金属盐等的水中,其中还用水溶性有机溶剂溶解有机硅化合物和高沸点油。
植物长期维持活性办法如下:
本质上讲,本发明之中,剪去根的枝杆可使该植物组织的活性状态保持近于切根前的水平。对于切根而造成生命状态失衡的植物,本发明目的的完成办法是(1)减少植物组织因腐烂或植物所含自由水的丧失造成的活性下降,(2)尽可能防止细胞组织变质。这方面,为长期维持植物活性,可对植物实施以下5项办法:
(1)从植物中除去自由水以防止植物因水变质而损伤;
(2)让植物组织内吸收着色剂,使植物组织染色,这样可通过人工着色而肉眼观察并防止植物变质和变色;
(3)形成保护膜以防止植物细胞组织,包括着色层褪色和变质;
(4)给植物供湿份而防止其枯死和收缩;
(5)使植物表面保持光泽和疏水性。
长期保存剪枝活性的基本概念是用着色剂从植物内部使其着色。而且加入稳定剂而达到稳定化效果,使着色面固着一层薄膜以防止褪色,而所说溶液的可湿性使植物即使在其中不含水时也可达到润湿,另外,稳定剂中所含油最终使植物表面具有光泽,改善其疏水性并长期维持植物鲜度(活性)。
因此,为制得可长时间维持活性的观赏植物,必须根据植物品种和其要求色调而制成调制液并让植物吸收和固定所说溶液。
正如以下所述,所说调制液的吸收和着色方法与植物的生长紧密相关。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水经根吸到纤维管束的导管中并通过叶脉分布到叶全体,这时,叶细胞中的叶绿体引起的碳酸同化作用(光合作用)过程中水与CO2一起消耗或从气孔排出并发散到大气中。
光合作用生成氧和淀粉(糖):前者从气孔发散到大气中,后者经筛管供给植物以促进植物生长。无光照射时,已知上述作用就仅变成呼吸作用。一句话,水和从空气来的氧用以分解糖,放出CO2而维持生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海绿林株式会社,未经东海绿林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41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