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音形义字词兼容编码系统与键盘无效
申请号: | 91104401.9 | 申请日: | 199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03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一新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001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形义 字词 兼容 编码 系统 键盘 | ||
本发明属于汉字输入电脑的编码方法及所用键盘。
目前,我国已有上千个汉字编码方案,在电子计算机上实现的也有上百个,众多的编码方案百花齐放,各有所长,但至今仍没有任何编码方案得到人们的公认。汉字编码主要分为音码、形码、音形码、音义码、形音码等几大类。音码不需专门学习培训,只要懂得拼音,上机就可输入汉字,特别是我国在小学就开始普及汉语拼音,懂得拼音的人逐年增多,并且,拼音码不受打字方式的限制,看打、听打、想打均可。因此,拼音码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但由于以往的拼音码未解决区分同音字的问题,重码较多,输入速度较慢,只适合懂得拼音的非专业操作人员使用。字形码根据汉字字形进行编码,其优点是不受方言限制,不懂拼音的人也可使用。但由于汉字字形复杂,构件太多,规律性不强,导致字形编码的字元繁多,规则繁杂,不易掌握。音形码和音义码以拼音为基础,分别根据汉字字形或字义区分重码,音形码区分重码的效果不十分理想,音义码所用的义符太少则不够用,太多又难记忆,所以,以往的音义码也不容易找到可以两全的编码方案。形音码既用字形又用拼音,但还是未对解决编码现存问题有较大的突破。总之,现有编码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容易学的打不快,打得快的不易学。
反映这方面的资料有:
1.《汉字编码方案汇编》中国汉字编码研究会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0年版。
2.《汉字编码的理论与实践》陈爱文等著,学林出版社;1986年版。
3.《中文信息》1990年第3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汉字编码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使编码既容易学,又打得快,以便专业与非专业操作人员,懂得拼音与不懂拼音的用户,均能方便快速地输入汉字。
为什么会出现容易学的打不快,打得快的不易学的状况呢?原因就是以往的汉字编码,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绝大多数的汉字编码方案是以单字输入为主,词组输入为辅,编码研究者的主要精力放在单字的输入上,单字的编码完成后,才考虑给词组编码,许多编码空间已被单字占用,故无法采用盲打输入常用的词组,使操作人员需要进行长期的熟悉,记下了可输入的大量词组后,才能进行正常的词组输入。如果能将常用的两万以上词组全部装入电脑,操作人员反而不需记忆,只要是常用词,就按词组输入,这样可大大地提高输入速度。现有的“双拼双音”编码,可输入上万条双音词,简单易学,输入速度较快,但该编码不足的是未区分重码,遇有重码需提示输入,许多词都不能进行盲打,减慢了输入速度,并且,未对单字进行编码,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总而言之,没有词组或可输入词组的数量太少,并未妥善处理重码词,是打不快的主要原因。
2.目前汉字编码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屏幕提示行的显示量太小,显示的信息与编码码元脱节的问题。提示行每次只显示10个重码,同时显示出10个数字作为重码的选择输入符号,而多数编码是采用的26个字母作为编码的码元,10个数字基本上与编码无关。虽然,采用数字作为重码的选择输入符号可以避免产生二义性,但却限制提示行每次只能显示10个重码字,有的重码较多需要翻页多次才能将重码显示完。而提示行每次能显示出40个汉字的信息量,显然,提示行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还大有潜力可挖。并且,只用数字作为选择输入符号,对编码规则的学习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使有重码的编码才能用提示的方法输入汉字,无重码或重码少的编码就无法采用提示的方法来输入汉字,白白增加了记忆编码规则的负担,导致这些编码更加难学难记,需要长期使用,死记硬背完了大量的编码规则,并熟悉了简码汉字和可输入的众多词组之后,才能进行正常的输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一新,未经李一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44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