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接用天然原料制造液体食品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1104669.0 申请日: 1991-07-06
公开(公告)号: CN1026288C 公开(公告)日: 1994-10-26
发明(设计)人: 朱寿民;翁幼敏;赵杭丽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医科大学
主分类号: A23L1/105 分类号: A23L1/105;A23L1/20;A23L1/30
代理公司: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袁木棋
地址: 310006 ***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直接 天然 原料 制造 液体 食品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制造液体食品的方法,尤其是直接用天然原料制造液体食品的方法,适用于手术病人和有消化道疾病者的营养支持的无渣饮食的生产场合。

在本发明作出之前,国内尚无工业化和商业化高能液体食品,医院流质病人或有消化道疾病者,一般饮用营养室提供的牛奶、豆浆、蛋汤、红枣汤、银耳汤等简单的流质作为主食,其中能量最高的牛奶每毫升也仅能供热2.8千焦耳(0.67千卡),每毫升豆浆则供热0.84千焦耳(0.2千卡),我们计算了国内作为示范食谱的流质,每天按摄入1500毫升计算,每人每天摄入的能量为3766千焦耳(900千卡),流质病人营养不良普遍存在。国外从二十年代就进行了关于液体食品生产的研究。经过几十年发展,现已形成了直接用中间原料制备高能液体食品,如低糖高蛋白、高糖低蛋白、低脂肪、高脂肪等各种形式的液体食品以供给不同病人的需要,通常用糊精、动植物水解蛋白、食用油脂及食品添加剂、强化剂,直接溶解于水,混合后配制而成。如美国4497800号专利介绍的液体食品生产方法如下:

1、在4.1千克水中加入麦芽糊精2.04千克、酪蛋白水解物(约含81%蛋白质)453.35克、变性淀粉130.15克、酒石酸胆碱6.17克、葡萄糖酸钙24.04克、甘油磷酸钙18.40克、L-蛋氨酸5.42克、L-酪氨酸4.27克和L-色氨酸1.79克,使其溶解;然后边搅拌边加入由柠檬酸25.2克、氧化镁1.84克、氯化镁6.33克、柠檬酸钾26.14克、葡萄糖酸铜82.04毫克、葡萄糖酸亚铁831.87毫克、葡萄糖酸锌791.68毫克和葡萄糖酸锰243.58毫克配制而成的水溶液200毫升,然后用25~50%的柠檬酸溶液调节PH值到4.4左右,再加入2.8千克水稀释。

2、脂肪溶液的配制:在另一个容器中加入红花油30.96克和单甘油二酸脂1.98克的双乙酰酒石酸酯,加热到145°F溶解,然后在此溶液中加入预先混和好的脂溶性维生素溶液2.85克,其中脂溶性维生素溶液的组成为豆油1.73克、dL-乙酸生育酚酯1.03克、维生素A的软脂酸酯47.15毫克、胆钙化醇6.34毫克和维生素K13.44毫克。混和均匀后加入角叉菜聚糖4.41克,搅拌使其成均一体系。

3、把120-145°F的脂肪溶液加到由步骤1制备的溶液中,混和物升温到120°F,然后均质、冷却,这时加水把含固物调节到25%。

4、维生素、矿物质的溶解:在100毫升水中溶解以下成分:维生素B130.46毫克,维生素B227.50毫克,生物素(1%)201.80毫克,PP因子317.28毫克,泛酸钙181.03毫克,盐酸吡哆醇39.59毫克,叶酸2.85毫克,维生素B12(在凝胶中,含量为0.1%)103.40毫克,抗坏血酸钠4.69克和碘化钾1.16毫克,溶解后把此溶液加到步骤3配制的溶液中。

5、配制好的溶液进行灌装、杀菌,即得到成品。

以上所介绍的美国等发达国家,由于食品工业半成品丰富,可供选择的中间原料充足,同时由于人们消费水平高,所以配制法生产液体食品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实现自动化,生产周期短且周转速度快,产品质量容易控制,而在我国和许多不发达国家,用配制法生产液体食品有一定困难。主要原因是:

1、食品工业的半成品极其有限,可供选择的中间原料不多,如糊精、蛋白质是配制法生产液体食品的主要原料,这些原料国内产品种类单一,而且质量不高。另外作为食品强化剂的矿物质、维生素也不充足。

2、用配制法生产的液体食品由于中间原料昂贵,因而成本过高,如大豆水解蛋白,每克为6分人民币,若蛋白质含量为3克/100毫升液体食品,则200毫升液体食品中仅蛋白质就需化0.36元,因而给实施造成困难。

3、我国食品法规中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限制十分严格,允许添加的强化剂品种不多,若用配制法生产,许多强化剂无法加入,这必然会影响液体食品的营养价值。

本发明的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直接选用天然原料,提供一种成本低廉、营养价值高、适用工业化生产、应用范围广的制造高能液体食品的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医科大学,未经浙江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46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