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消烟除尘装置的多功能炉灶无效
申请号: | 91104679.8 | 申请日: | 1991-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30C | 公开(公告)日: | 1995-11-08 |
发明(设计)人: | 米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家华 |
主分类号: | F23B5/04 | 分类号: | F23B5/04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玲菊,王昆汉 |
地址: | 650011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消烟 除尘 装置 多功能 炉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变烟气流向循回再次燃烧的带消烟除尘装置的多功能炉灶。
现有技术中,锅炉、反射炉、茶浴炉等,以及各种形式的炉灶,其消烟除尘器大多安装在炉或炉灶的烟道部位,且消烟除尘效果不佳,若要使消烟除尘达到较高的标准,则需配备专门的消烟除尘器,如静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等,这就给用户带来许多不便之处。另外在现有炉灶中尽管燃烧方式多种多样,且炉灶的功能也有所增加,还有的炉灶也利用余热产生热水或蒸汽,如中国专利局授权的“直管式节能蒸汽灶”申请号为88208789.4,该炉灶由炉体、底座、预热器、贮汽包、蒸汽发生器等构成,蒸汽发生器由上下环形管和其间数根直管连接而成,且位于主炉膛周围,由于蒸汽发生器的结构和其所处位置,难免会影响主锅的热利用率,当操作不当时还会烧坏蒸汽发生器的环形管或直管,而在消烟除尘方面则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消烟除尘效果极佳且能最有效地利用余热产生蒸汽、节约燃煤的多功能炉灶。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除了具有灶体、烟道、炉膛和二次燃烧炉膛,设于炉膛口与炉门间的余热换热器外,还包括由其上开有进烟口和出烟口的并设于二次炉膛下部的烟仓以及由设于炉膛口的阻流翻板、炉膛外壁与灶体间的间隙、烟仓进烟口、出烟口、二次燃烧炉膛构成的循回烟道,烟仓和循回烟道构成消烟除尘装置。其中烟仓侧面炉膛下面可设其上部为空气口的空气仓,空气仓的空气口正对主炉膛底端,阻流翻板设于炉膛口,余热换热器可由至少二根直管和多根曲线弯管连接成拱形体,也可由多根直管连接成矩形体,烟仓进烟口至少为一个,且可设于烟仓侧面,出烟口设于烟仓上部,在烟仓出烟口处设有二次炉栅,该炉栅与余热换热器构成另一燃烧空间,即二次燃烧炉膛,由主炉膛中扒出来的未燃尽残炭可在此处得到再次燃烧,使其释放出全部能量,余热换热器正是利用此能量产生蒸汽的;由主炉膛外壁及灶体间的空隙以及进烟口、出烟口、二次炉膛构成循环烟道,此间在阻流翻板的作用下,阻止烟气直接流向烟囱,而改道从主炉膛上部流出,进入循回烟道,在烟囱的抽力以及来自空气仓的鼓风作用下,烟气由进烟口进入烟仓,穿过二次燃烧层进入二次炉膛,最后排空,烟气中的尘矣在循回烟道中因自重而得到部分除去,剩余的尘矣随烟气通过二次燃烧层时参加燃烧反应,在二次炉膛减速降尘后最终被除去;空气仓和烟仓之间可设其上开有小孔的隔板,且进风管通过此隔板横插于空气仓中,当空气从进风管进入空气仓中时,大部分空气流向主炉膛参加燃烧反应,少量子风由隔板上的小孔流入烟仓,可为二次燃烧助燃,在空气仓和烟仓底部铰接有除灰盖,以便除去主炉膛剩余的残渣,阻流翻板可与炉门构成连动装置,加煤时打开炉门即可带动阻流翻板一同开启,关闭炉门也是同样的,阻流翻板也可直接连于灶体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于在炉膛口设置了阻流翻板,因而一改传统锅炉或炉灶的烟气流向,使烟气进入循回烟道,这样就等于增加了炉内烟道长度,使烟气中的尘粉在炉内就得到部分除去,其余粉尘以及烟气中的可燃成份在穿过二次燃烧层进入二次炉膛后又进一步被除去,因而使烟气排放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佳排放标准,经测试其林格曼黑度达到0-1级,从而使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消烟除尘效果极佳的特点,本发明提供的炉灶,除具有消烟除尘效果好的特点外,还由于在炉膛口与炉门间设置了余热换热器,最充分最有效地利用了残炭余热和烟气余热,最大限度地节约了燃煤,由于余热换热器所处的位置,使其在不影响主锅热利用率情况下,还产生大量蒸汽,以便用于蒸煮食物,餐具蒸煮消毒和淋浴,使之具有一灶多用的性能,由于阻流翻板的设置,使燃烧过程处于全封闭状态,有效利用了热能,从而大大提高了该炉灶的热效率。因此该灶除具有结构简单、热效率高、较一般炉灶节约燃煤50%、功能齐全等特点外,还具有最佳消烟除尘的效果,从而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图1为消烟除尘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主视图;
图2为消烟除尘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俯视图;
图3为炉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炉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内容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家华,未经米家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46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香烟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维血冲剂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