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捕蝇器无效
申请号: | 91104870.7 | 申请日: | 199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01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清练;宋兰琴;陈一媛;陈一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清练;宋兰琴;陈一媛;陈一然 |
主分类号: | A01M1/00 | 分类号: | A0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4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捕蝇器 | ||
本发明涉及消灭害虫方法用的设备,主要用于捕杀苍蝇。
现有消灭苍蝇的方法和设备,种类不少:如人工拍打、既不卫生,其效果也不理想;采用化学药剂喷洒,长期使用,苍蝇产生抗毒能力,达不到消灭的目的,也易造成环境污染。纵观世界,尚未见到有高效、理想捕杀苍蝇的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自动捕捉苍蝇方法的器械,达到卫生、无毒、无害、高效、省力地捕杀苍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设计一个带开口的容器,容器分为可拆装的前后两个部分。带开口的前半部分由安装一个有动力带动慢速持续转动并涂有苍蝇嗜好异味物质外露的滚动体及滚动体后面的碰飞板、挡光隔板、顶盖板,滚动体两侧的双侧板和底面的底座板组成;带开口容器的后半部分为“囚室”,“囚室”由双侧挡板,底面挡板,顶盖挡板、后盖板和活动闸组成,当闸关闭时,就围成禁闭苍蝇的“囚室”。
设计带开口容器的外形为连体容器时,整个容器由滚动体、碰飞板、挡光隔板、顶盖板、底座板、双侧板和后挡板组成。在容器的后半部分“囚室”的档板上有可开关的窗口。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现本发明方法的器械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为可拆装自动捕蝇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所示,图中标记为:(1)-支撑轴、(2)-滚动体、(3)-碰飞板、(4)-挡光隔板、(5)-底座板、(6)-双侧板、(7)-顶盖板、(8)-小通孔、(9)-“囚室”底面挡板、(10)-“囚室”双侧挡板、(11)-“囚室”后挡板、(12)-“囚室”顶盖挡板、(13)-活动闸、(14)-活动闸通槽、(15)-活动闸底槽。
图中标记的(1)、(2)、(3)、(4)、(5)、(6)、(7)组成开口容器的前半部分;(8)、(9)、(10)、(11)、(12)、(13)、(14)、(15)组成开口容器的后半部分“囚室”。
滚动体(2)上涂有苍蝇嗜好异味物质,以吸引苍蝇觅食飞落,滚动体(2)与挡光隔板(4)之间的间隙能使苍蝇顺利通过,滚动体(2)与碰飞板(3)之间的间隙苍蝇不能通过,因而停落在滚动体(2)表面的苍蝇被卷至碰飞板(3)被碰飞。根据苍蝇好光的特性,必然从容器前后部分结合的窗口飞向内表面也涂有苍蝇嗜好的物质且透光性能良好的“囚室”中停留,挡光隔板(4)具有挡光和隔离作用,苍蝇不会倒飞逃出“囚室”。如图中所示,碰飞板(3)与双侧板(6)和顶盖板(7)相连接,挡光隔板(4)与“囚室”双侧挡板(6)和底坐板(5)相连接,档光隔板(4)的高度与支撑轴(1)至底坐板(5)距离相等,底坐板(5)起顶托“囚室”作用。碰飞板(3)与挡光隔板(4)前后错位距离为S。“囚室”的底、顶或侧面挡板上设计有苍蝇不能通过的若干小通孔(8)。“囚室”的入口的活动闸(13)从顶盖挡板(12)上的通槽(14)插入沿两侧导槽至底槽(9),活动闸(13)堵住“囚室”入口,形成禁闭苍蝇的“囚室”。捕蝇器工作时,活动闸应拔出。“囚室”为透明材料制成,其他为不透明材料制成。结构上设计成可拆装的分体自动捕蝇器是为了能方便地把捕捉到的苍蝇同“囚室”一起单独取出,利用苍蝇不耐低温、用冷冻或利用小通孔(8)进水,把“囚室”沉入水中隔绝空气窒息苍蝇等简易方法将苍蝇彻底消灭。设计为连体容器的后半部分的底座板或后盖板上有可开关的窗口是为了用冷冻的办法把冻死的苍蝇清除掉。
整个自动捕蝇器,可选用塑料制成。带动滚动体缓慢持续转动的动力可以利用机械或电、磁力。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坚固耐用,是一种操作简便、清洁卫生、无毒无害、高效省力捕杀苍蝇的器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清练;宋兰琴;陈一媛;陈一然,未经陈清练;宋兰琴;陈一媛;陈一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48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有废旧塑料的组合物
- 下一篇:棉秆纤维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