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类运动用的拍子,特别是网球拍无效
申请号: | 91105078.7 | 申请日: | 199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414A | 公开(公告)日: | 1992-09-16 |
发明(设计)人: | 西格弗里德·库布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格弗里德·库布勒 |
主分类号: | A63B49/08 | 分类号: | A63B49/0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鼎德 |
地址: | 联邦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类运动 拍子 特别是 网球拍 | ||
1、球类运动用的拍子,特别是网球拍,包括配置在网架内的弦绳,该网架由成型杆,紧靠着弦绳的颈部区域及沿拍子的纵向轴线的球拍轴柄上的把手所组成,这些元件最好形成一对称的直线,其中把手的自由端由把手的末端表面所限定,其特征在于,拍子(10)在颈部区域(H)及把手(20)的把手末端(23)之间有一个活动关节部位(34,44),而活动关节的轴线(B)平行于弦网(Q)延伸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子,其特征为,活动关节部位(34,44)配置在把手(20)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子,其特征为,活动关节部位(34,44)的中心或活动关节轴线(B)被配置在离把手末端(23)的间距(t)为60毫米至220毫米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拍子,其特征为,由一个橡胶块的弹性材料块状物(38)所形成的活动关节部位(34)将把手(20)上的两部分(32,32a)连接到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拍子,其特征为,所说的块状物(38)在把手的两部分(32,32a)的两块板片的端面上进行硫化。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拍子,其特征为,由把手(20)或球拍轴柄(19)的芯柱部(44)所形成的活动关节部位,其中至少有一边并最好两边都由在其上形成的沟槽(40)所界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拍子,其特征为,所说的沟槽(40)的宽度(Z)在拍子的纵向轴线(M)上最大不超过100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中所述的拍子,其特征为,所说的芯柱部(44)的厚度(C)大致相当于沟槽(40)的深度(i)。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拍子,其特征为,把手(20)的厚度(h)相当于芯柱部(44)的厚度(C)的四倍至十倍之间,最好为在五倍至八倍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6到9之一所述的拍子,其特征为,所说的沟槽(40)用一种低度挠曲刚性的成型材料(42)来填充。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拍子,其特征为,所说的活动关节部位(34,44)是有多个的并轴向相邻。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之一所述的拍子,其特征为,在施加于球拍上的力量作用下,这个施加的力量是作用于从活动关节轴线向着球拍头部方向间隔约400毫米处,其时在球拍(10)的弹性区域内发生的挠曲,当球拍(10)被牢固夹持在把手上的第一活动关节部位(34,44)的远处时,与没有活动关节的球拍相比,这个挠曲要大出1.2至9倍之间,这时对没有活动关节的球拍来说,被牢固夹持的位置相当于在活动关节轴线(B)的远处。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之一所述的拍子,其特征为,球拍轴柄(19)及形成把手(20)的球拍轴柄部分具有轴间隙(48,48b,48k),这些轴间隙连续延伸进颈部区域(H)并且至少分段包含弹性材料(50),该弹性材料(50)紧靠轴间隙表面分界处的两边并用作轴杆零件(46a到46e;54,55)之间的中间元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之一所述的拍子,其特征为,轴杆零件(46a到46e;54,55)相互间在击球方向上至少要部分地能彼此相对运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拍子,其特征为,轴间隙(48)使表面(E,F)限定为对弦网表面(Q)的横向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拍子,其特征为,与弦网平面横向延伸的(E)限定一个对称性平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3或15所述的拍子,其特征为,由轴间隙(48k)限定的表面(F)的截面是曲线形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之一所述的拍子,其特征为,轴间隙(48b)的截面是波纹状或屈折状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之一所述的拍子,其特征为,把手(20)至少由一个空心成型件所形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3至19之一所述的拍子,其特征为,在把手(20)的截面中表面(E,F)或轴隙(48,48b,48k)有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格弗里德·库布勒,未经西格弗里德·库布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507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炭胶
- 下一篇:粉末防水保温材料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