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末防水保温材料制作工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1105131.7 申请日: 1991-07-30
公开(公告)号: CN1064496A 公开(公告)日: 1992-09-16
发明(设计)人: 魏立文 申请(专利权)人: 魏立文
主分类号: C09K3/18 分类号: C09K3/18
代理公司: 三友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曹广生
地址: 610010 四川省***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粉末 防水 保温材料 制作 工艺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材料制作方法,它是用于平顶房顶、仓库、地下室及矿井走道等的粉末防水保温材料的制作方法。

目前,世界上使用的传统防水材料,归纳起来不外乎四大类:即水泥砂浆防水材料、沥青基防水材料、片材防水材料及涂膜防水材料。这些传统的防水材料的基本观念,是以材料的紧密牢固、整体连续来实现抗渗防漏的目的,但是,受气候冷热变化的影响,材料的热胀冷缩是不可抵御的,又加上建筑物的变形,防水材料发生裂缝而导致渗漏是不可避免的。近些年来,粉末防水材料已开始问世,然而要使粉末具有防水抗渗的功能,从物理、化学观点来分析必须具备下列两个条件:

1.粉末颗粒具有相当大的比表面(>55平方米/克)。

2.粉末颗粒的表面具有相当大的表面能(对水分子产生的张力角θO>30°)。

采用具有这两表面特性的粉末构筑的粉末防水层,当水接触到它时,这样的防水层就象有千万张伞一样把水分子阻挡在外,使行水根本无法渗透过去,从而实现了防水的目的。加上粉末的体积形态具有流体性质,因而具有随机应变性,所以当建筑物受热胀冷缩和结构变形发生裂缝时,粉末能自行填充而闭合。但是,通常的粉末防水材料的合成,是采用湿法反应,其制作工艺复杂,既费时间,又消耗大量能源,同时还伴随着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的排出,再加上整体性粉末防水材料成本昂贵,至今还很难普遍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粉末防水防温材料制作工艺,它主要是对作为骨料的石灰石粉末表面进行活化和防水结构微晶化处理,生产出既能防水能保温的“水必克”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先将石灰石粉末作骨料,置于钢制反应器中,予热100℃以上,加入少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磁化水,对石灰石粉末表面活化处理,再加入羧基树酯进行表面抗水结构合成,30分钟后加入微晶石腊、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柄酸]季戊四醇酯、硫代二丙酸双十八酯和双3-正-丁基氧化锡进行防水结构微晶化处理,反应20分钟后进行反应终点控制,最后取得“水必克”材料。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在一个钢制反应器中,完成既能防水,又能保温的“水必克”材料,工艺流程简单耗能源少,同时在整个工艺全过程无任何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质出现,此外,合成的原料无毒、不易燃、不会爆炸,故安全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框图。

图中1.石灰石粉末予热,2.石灰石表面活化处理,3.表面防水结构合成,4.防水结构微晶化处理,5.反应终点控制,6.“水必克”材料提取。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采用价格低廉的石灰粉末作骨料,对其进行表面微晶化的化学处理,从而使粉末具有防水的两个条件。具体制作工艺过程如下:

首先,第一步进行石灰石粉末予热1,即将石灰石粉末作骨料置于一钢制反应器中予热100℃以上,第二步进行石灰石表面活化处理2,即加入少量的聚乙烯吡咯烷硐和磁化水对石灰石粉末表面进行活化处理,第三步进行表面防水结构合成3,即再中入羧基树酯进行表面抗水结构合成,反应30分钟,第四步进行防水结构微晶化处理4,即加入微晶石腊、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硫代二丙酸双十八酯、双3-正-丁基氧化锡进行处理,反应20分钟,第五步进行反应终点控制5,即取样10克置于100毫升的具塞试管中,加入50毫升水上一振动1分钟,粉末与水完全分层并浮于水面上,水层清彻透明,则反应终点,最后,第六步进行“水必克”材料提取。

这种制作工艺的优越性是将上述化学反应流程浓缩于同一钢制的反应器中进行,利用粉末受热和反应产生的表面活性自身中进行润滑,使固体粉末流态化,从而实现在极温和的条件下,对固体粉末表面进行处理的固相化学化应,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无任何废气、废水、废渣产生,更因整个反应过程和使用的原料无毒、不燃烧、不爆炸,因而无任何环境污染和危险,是非常理想的化学合成工艺。又由于工艺流程简化、能源消耗很小,选用骨料便宜,而且表面处理所用化学添加材料很少,因此,产品成本比现有产品能降低50%,可以普遍推广和应用。

按照这种制作工艺,生瓣粉末防水保温材料“水必克”,经中国建筑科学院检测,具有优良的不透水性、耐热性、抗冻性、耐久性、使用寿命达15年以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立文,未经魏立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51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