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耕具无效
申请号: | 91105265.8 | 申请日: | 199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58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2-24 |
发明(设计)人: | 艾里伯尔多·玻萨·冈萨雷斯;卡洛斯·丹特·朗佐尼·雷伯利诺;朱安·伊斯多拉·马丁尼兹·马丁尼兹;雷卡多·马内尔·德卡多·狄雅兹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学与技术进出口及推销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15/04 | 分类号: | A01B15/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古巴***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耕具 | ||
本发明是与农业,特别是与用作土地准备的农具有关的一种耕具,它能用来耕作种植任何植物的土地。
本发明的前身是美国、加拿大和苏联在五十年代发明并发展的一种宽刀横切松土中耕机,它是为了在耕作过程中不改变已风化土地原貌而设计的。但是这种中耕机局限于耕种沙质、易耕作、植物覆盖少、耕作深度小和湿度变化少的土地。
本发明的另一前身被认为是翼状犁。这种犁能深耕,但它需要配上活动的刀具进行松土,这样就变成效率低下的复杂设备。
这些中耕机和翼状犁被证明适用于热带气候,但不能用于所有土地,而只能耕种易耕和可膨胀粘土含量低的土地。这妨碍了它们作为耕具的推广。
上述耕具功能有限是它们的结构本身所造成的,比如,单纯使用正角,对入土和松土的构件不进行分类,以及把切割构件安在其支承构件之上等。
本发明旨在各种湿度条件下,在不同结构和密度的土地上种植各种植物时实施不改变土地原貌的横切耕地方法。
本发明的创新在于发明了一种耕具,这种耕具的构件把正角和负角结合起来呈动态平衡状态。因此这种耕具能浮动工作,既省力又不压实土地。
这种耕具对所述构件进行分类,从而能保证构件入土并且无需压载物增加重量。横切构件装在支承构件下方,与支承构件连成一体并形成一些对角,这些对角随着离开切割区域而缩小,而且斜度较大的面伸展长度也大,从而形成切土和提土的结构,使植物毛根部分解切断。
这种耕具的所述支承和切割构件能没有任何障碍地排出松土,从而不断产生松土,其效果类似其他具有活动零件的松土农具。
附图1是这种耕具的平面图。附图2是侧面图。附图3是切刀和装载杆的A-A′横向剖面图。
在图1中,这种耕具装在垂直框架的最下端(1)。在框架前端通常有控制耕作深度的轮子(2)和直切盘(3)。这些部件固定在一个底架(4)上,因此,整个装置可将牵引轮外侧(5)覆盖。参见图2,这种耕具的部件有:具有对角(α)的犁体(6),犁架(7)。犁体固定在犁架上,犁架两边固定着切刀装载杆(8),使得装载杆前端(A)高于后端(B),(A-B)线与(B-C)平面形成侧偏转角(E),角(E)是相对于耕具运行线的一个负角,犁体(6)的尖(C)与装载杆(8)的端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之中。
切刀(9)装在装载杆(8)下面,因此,土层的切断线(A-B)不处于一个水平面之中。装载杆和切刀有两种角度,即与耕具运行线一致的对角(γ)和侧升高角(β=40-50°),它们的关系是β/2>γ。对角(γ)(见图3)和伸展长度(R)随着离开切割区域而缩小,形成不规则四边形,这时,对角较大的切面伸展长度也大,它们的关系如下:γ>γ′>γ″,R>R′>R″。
出角(φ)使土层被横切,此出角随切刀而动,对角(γ)与出角(φ)的关系是:γ/φ=3.1416=π。
这种耕具的入土角的分类情况如下:装载杆的对角(γ)小于犁体的对角(α),而犁体的对角(α)又小于装载杆升高角(β),也就是说:γ<α<β,因此入土动作中出现负压,该负压是由于切刀和装载杆三分之一后部产生的负压所造成的;切刀一旦进入土层,这些负角产生动态平衡(负角往上推耕具),使耕具呈现不压实下层土壤的浮动状态。
负角(E)产生的侧偏转加上相当尖的出角(φ),使装载杆易于运行,不论土层湿润粘结与否,都不沾泥。
变形和松散物的脱落是在支承构件上完成的。松土能轻易地掉进装载杆构成的三角形里。在切割、提升土壤的第一切面上这种变形最为费力,因为这些切面倾斜度最大伸展长度最长。随后,变形物就很容易掉落,因为这些切面倾斜度和伸展长度缩小,从而减少了土壤在装载杆上的粘结和摩擦。
本发明耕具的松土深度可很大,而且上层土不与下层土混合,厚土块被留在土地表面,以便随后被破碎。这一过程有利于土地保质。
这种耕具还有便于破坏植物根部的毛细管组织,从而使杂草和种植物很快干枯,并将其60%以上的部分余留在土层表面,以便保墒和防止水土流失。
这种耕具使不改变土地原貌的横切耕地法具有更多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学与技术进出口及推销公司,未经科学与技术进出口及推销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52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厚膜电发热体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室内温室栽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