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肝炎药物的制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1105518.5 | 申请日: | 1991-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95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2-24 |
发明(设计)人: | 徐远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康地区药品检验所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 |
代理公司: | 安康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虎 |
地址: | 725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肝炎 药物 制取 方法 | ||
本发明属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药物的制取方法,具体地说它涉及从叶下珠属植物(Phyllanthus·urinarlaL、P·matsumuraeH、P·nirurlL、P·amarus、P·tenellus)和墨旱莲(E.alba)分离出活性物质的方法。
据美国和印度的研究人员报告,叶下珠属植物的浸出物在试管内能抑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抗体之间的反应,而且该浸出物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和其它类似病毒的内源性DNA聚合酶也有抑制作用。印美医生给37名乙肝病毒携带者每天服用3次这种药剂,连续服用1个月。一个疗程结束后,试验者中有22人体内病毒被杀灭掉,医生又对他们观查9个月,没有发现病毒再次出现的迹象(中国卫生信息报1988年11月9日报导)。但是,目前还未见到有关提取这种药剂中作用最强成分的资料。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叶下珠属植物(五个品种)和墨旱莲提取分离出能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物质的方法。
本发明的工艺方法如下:
以叶下珠属植物(五个品种)或/和墨旱莲(一个品种)为原料,将原料干燥的全草或各部位直接或经粉碎,用ε值在26-34之间的有机溶剂,在压力为1-2个大气压(表压)、温度为1-110℃下,提取1-4次,过滤得滤渣1,滤液经回收溶剂并在80℃以下干燥得制品1。为了降低能耗,该提取过程的温度可为1-80℃,压力可为常压。
将滤渣1用水,在压力为1-2.5个大气压(表压)、温度为1-130℃下,提取1-4次,过滤除去残渣,滤液经浓缩并在80℃以下干燥得制品2。为了降低能耗,该提取过程的温度可为1-100℃,压力可为常压。
上述提取过程中的制品1与表面抗原有很强的结合能力,能降低表面抗原滴度。制品2对HBV-DNAP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能彻底清除体内的乙肝病毒,它们可以单独成为药物产品。
在本发明中,可把制品1和制品2混合,得到两者的混合品,该混合品可直接作为用于治疗肝炎的药物,经实验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中的ε值是表示溶剂的介电常数,它的数值的大小可表示溶剂极性的大小。ε值在26-34之间的常用有机溶剂有:甲醇、乙醇、及它们与水的混合溶媒等。
本发明采用有机溶剂和水依次从原料中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使提取出来的成分具有独特的治疗作用。本方法在工厂中采用常用的有机溶剂提取设备就可实施,不需要专用设备。因此,本发明具有显著的技术进步。
以下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取干燥叶下珠全草8000克并粉碎,用甲醇在夹层提取罐加热提取,甲醇用量第一次10倍于原料量,第二次8倍于原料量,第三次6倍于原料量,加热蒸汽表压为0.6个大气压,罐内为常压,温度为66℃,回流提取三次,每次2小时,趁热过滤,合并三次滤液,回收溶剂,浓缩物质在真空干燥箱放置过夜,再经真空干燥4小时,温度控制在80℃,得到甲醇提取物既制品1共计720克,收得率为9%,将制品1粉碎就可作为待用药物。将甲醇提取后的滤渣用水在夹层提取罐内加热提取,水的用量同上述甲醇的用量,常压,敞开煮沸三次,每次2小时,趁热过滤,合并三次提取液,在夹层罐内浓缩至一定体积后,在真空干燥箱(80℃)放置过夜,再真空干燥6小时,温度控制在80℃,得到水提取物既制品2共计800克,收得率为10%,将制品2经粉碎待用。
上述的制品1和制品2经实验具有预期的效果,并且将制品1和制品2混合后的混合品经实验也具有预期的显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康地区药品检验所,未经安康地区药品检验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55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1-酰基氮杂环庚-2-酮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直管型长寿命荧光灯管用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