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膜/基结合强度的检测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1106170.3 | 申请日: | 199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72C | 公开(公告)日: | 1998-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曙;李诗卓;魏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沈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闵宪智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合 强度 检测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膜/基结合强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1)利用单摆冲击划痕仪的划头以1~3m/s的速度划过带有薄膜的平面样品,划头依次与膜层表面接触,进入表层,透过膜/基界面,侵入基材直至最深处后再以相反的过程掠出样品表面;
(2)在此过程中分别测出不同入侵深度划痕的能量消耗和最大剪切力;获得界面结合强度的判据基于膜/基界面的不连续性,利用在界面破坏时出现的切向力和能耗的突变,求出突变时对应的法向力和显露膜/基界面单位长度所消耗的能量来评价薄膜和基材的结合强度。
2.一种专用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膜/基结合强度的检测装置,它由机身、样品台、摆锤、角度控制架、指标盘、千分表组成,评价薄膜与基材界面结合强度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1)所述的样品台系由切向、法向承力板、支架、紧固螺栓、应变片、上、下斜块、底座组成,其中应变片沿支架水平、垂直方向分别贴放在法向、切向承力板上,上、下斜块通过两斜面相接座落在带有滑轨的底座中,下斜块可以通过转动手柄来旋转丝杠作水平移动;
(2)所述的摆锤的锤头的端部被加工成槽型,划头为三角形刀片,尖头为90°圆锥体,划头通过螺栓固定在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617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