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频电子荧光灯的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1106529.6 | 申请日: | 199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05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3-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其明;杜荣久;孙以泽;谭秀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北洋电气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1/29 | 分类号: | H05B41/29 |
代理公司: | 威海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良悦 |
地址: | 264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频 电子 荧光灯 驱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频电源,具体地说是一种高频电子荧光灯的驱动装置。
目前,荧光灯用的驱动装置种类很多,大多采用电子镇流器来实现,《电光源》杂志,1990年第5期发表的《电子镇流器可靠性分析》一文公布了三种典型的电子镇流器,其基本组成都含有壳体、去干扰电路、整流滤波电路、开关变频输出电路、输出负载谐振电路,有的还增加了过流保护电路。现有的电子镇流器中,输出负载谐振电路中设有一高频镇流电感及被驱动的荧光灯管,它们都直接参加了镇流器的反馈振荡,对镇流器的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电子镇流器的工作状态受负载变化的影响,不适宜于在负载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使用;另外,每个电子镇流器都含有固定的高频漏磁电感,只能驱动并控制固定的荧光灯管,性能单一,控制效率低,不适于驱动大量的、分散的如专利91211511.4所说的高频电子荧光灯。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电子镇流器性能单一、控制效率低之不足,提供一种工作状态不受负载变化影响的高频电子荧光灯的驱动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高频电子荧光灯的驱动装置,设有壳体,壳体内设有去干扰电路、整流滤波电路、开关变频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其还设有一多谐振荡器和一辅助电源,多谐振荡器的输入端接-5~40V的辅助电源,多谐振荡器的两个互补的输出端a、b和两个交流互感器的主线圈L4、L7的一端相连接,L4、L7的另一端接辅助电源的正极,两个交流互感器的副线圈L5、L8分别接在BG1、BG2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另两个分别与L4、L7正向端相连接的线圈L3、L6的另一端分别接D5、D6的N极,D5、D6的P极接地,多谐振荡器通过交流互感器分别控制开关变频输出电路中BG1、BG2的交替导通、截止,将高压直流电转换成高频交流电。
本发明的多谐振荡器可以用分立元件搭成,也可以用集成电路TL494或DE555或SG-3524或CB4047等为核心组成,其作用是产生一个频率相对固定的高频交流信号,一般地,频率在20KHZ~200KHZ之间,推动开关变频输出电路工作。其输入端接一辅助电源,由该辅助电源推动工作,辅助电源可以用一低压变压器和整流滤波电路来实现,提供5~40V直流电压。
本发明开关变频输出回路中还可以加一个由L9、L10组成的隔离变压器,其作用是使开关变频输出电路与实际负载的电位隔离开来,保证负载异常情况下,本驱动装置的安全工作。线圈L9、L10的匝数比可以是2∶1~1∶2。
本发明增加了一多谐振荡器,其产生的高频交流信号代替了现有技术中负载谐振电路中的反馈信号,用此来推动开关变频输出线路的工作,从而消除了负载变化对开关变频输出电路的影响,去掉了现有电子镇流器必备的高频漏磁电感,可以用于推动多个、分散的如专利91211511.4所说的高频电子荧光灯,控制效率大大提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示意图,也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是:去干扰电路(1),整流滤波电路(2),开关变频输出电路(3),辅助电源(4),多谐振荡器(5)。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种高频电子荧光灯的驱动装置,含有去干扰电路(1)、整流滤波电路(2),开关变频输出电路(3),辅助电源(4),多谐振荡器(5)。它们装设在驱动装置的壳体内,输入端A、B接220V/50HZ交流电,输出端C、D接负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北洋电气集团公司,未经威海北洋电气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65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