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磷洗涤剂无效
申请号: | 91106729.9 | 申请日: | 199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43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1-20 |
发明(设计)人: | 熊运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晨光化工厂 |
主分类号: | C11D3/02 | 分类号: | C11D3/02;//;166;320;332)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程桂兰 |
地址: | 410627***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洗涤剂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磷洗涤剂。
目前普遍使用的洗涤剂如洗衣粉是采用三聚磷酸钠作为主要的洗涤助剂,它虽有较好的助洗作用,但其所造成的洗涤废水对排放水域产生“过肥化”污染,为此人们曾研究出一些无磷洗涤助剂如用4A分子筛(沸石)来替代三聚磷酸钠制作洗衣粉,它虽然不能产生含磷废水,但其与钙离子的交换能力较低,而与镁离子则没有交换能力,因而只能以1.5∶1替代三聚磷酸钠,而且价格昂贵至今无法工业化。近来曾有人提出一种由氧化铝或氢氧化铝、氢氧化钠、硅酸钠通过反应生成一种主要由铝酸钠、硅酸钠构成的白色粉状物作为无磷洗涤助剂替代三聚磷酸钠,但该方法需通过几步反应并控制一定的温度和时间,工艺较复杂,生产周期较长。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便易得、成本较低、且洗涤效果好的无磷洗涤剂。
本发明的要点是以干凝硅胶(即沉淀二氧化硅)替代目前洗涤剂中的三聚磷酸钠,干凝硅胶可以1∶2替代三聚磷酸钠。本发明的无磷洗涤剂组合物是由干凝硅胶、纯碱、硫酸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脂肪醇硫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十二烷基苯磺酸、柠檬酸以及水通过机械搅合、造粒成型的白色细颗粒状物质。本发明洗涤剂的成分范围为(重量%,下同):
干凝硅胶 10-20
纯碱 18-25
硫酸钠 38-48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8-13
聚氧乙烯脂肪醇硫酸钠 0-4
羧甲基纤维素钠 1-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0-5
柠檬酸 0-4
水 3-7
可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或其钠盐,洗涤效果不变。其中干凝硅胶也可采用其他方法制得的硅胶替代。
为使本发明产品具有增白效果以及具有一定香味,还可在配方中加进适量增白剂和香精,前者加入量一般为0.1-0.2%,后者为0.03-0.05%。
本发明的最佳配方为(重量%):
干凝硅胶 15
纯碱 23
硫酸钠 38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11
羧甲基纤维素钠 1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2
聚氧乙烯脂肪醇硫酸钠 3
柠檬酸 2
增白剂 0.1
香精 0.03
水分 5
上述配方中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即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的主要制备流程如下:
物料计量→机械搅合→附聚成型造粒→检验、包装
本发明的生产方法是首先对固体物料计量,先将干凝硅胶、纯碱用量的二分之一、硫酸钠用量的二分之一、羧甲基纤维素钠、柠檬酸、增白剂投入搅合机内,再将剩余的纯碱、硫酸钠投入搅合机内搅拌一定时间,最好在半小时左右。然后再对液体物料进行计量,并投入捏和机内捏和均匀。最后按一定的液固比在现有附聚造粒成型机上附聚造粒,即可得到白色细颗粒状洗涤剂组合物。
本发明的生产方法简单,生产周期短,所采用的主要洗涤剂助剂-干凝硅胶易得,因而产品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并且干凝硅胶在洗衣粉中可以达到1∶2替代三聚磷酸钠,而不降低洗涤效果,本发明不仅避免了含磷废水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还可以节约大量磷矿粉,同时又提供了一种采用新的洗涤助剂的洗涤剂组合物,其去污指数达到QB510-84标准。
下面列举三个实施例,详见下表:
上述三种配比实例的制备操作方法与前述相同,该三个实施例产品检验结果表明其去污指数分别为1.47,1.27,1.12,可见在这三例中按例1配比所得产品的去污能力最佳,例2、例3次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晨光化工厂,未经湖南晨光化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67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