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油泵风动燃烧器在审
申请号: | 91106865.1 | 申请日: | 199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00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6-09 |
发明(设计)人: | 颜达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达明 |
主分类号: | F23D11/00 | 分类号: | F23D1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卫平 |
地址: | 410002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泵 风动 燃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炉用燃烧器。
现有的内燃式燃烧器一般由喷油嘴、火焰筒、旋流器、外壳等部件构成。在油的雾化方法上有如下几种:一、机械雾化必需配备油泵,油泵电机,喷油枪等部件,把油送到油嘴里的切向槽内,获得其旋转动能后,再从油孔中成锥状喷出,当供油量较小时,雾化现象明显恶化,且孔径太小,极易堵塞,所以这种方式不适合于小油量的燃烧器;二、气动雾化,虽适合小油量的燃烧器,但要用空气压缩机提供高压气流,动力消耗大,或者用蒸汽帮助雾化,且热能消耗大;第三种方式是集前面两者优缺点于一身的方式。
现有的燃烧器在供风助燃降壁温的方法上有如下几种:逆流式与径流式,之所以要这样安排进风流向,其目的是加强与已雾化的油混合,同时用旋流器产生回流,借以稳定燃烧,稳定焰峰,这类进风、配风、稳定焰峰的方法不足之处是:风的流阻损失大,燃烧器结构复杂,工艺难度大。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无油泵风动燃烧器。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利用鼓风机送来的风在收敛形的导风筒中加速后,在渐扩形的燃料预热器的气化口发生尖缘分离效应,喷散了从燃料预热器的预热腔自流来的燃料,二次风在导风环的分导下,一部分风径向吹,稳定火焰并渗与中心高温区的燃烧,另一部份风轴向吹,冷却耐火辐射层并帮助燃烧。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容易,燃烧稳定,火焰长短可调等优点,适合于作各种燃烧的燃油或燃气的工业炉上的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主剖视图
见附图,本发明由导风筒(1)、自流燃料管组件(2)、燃料预热器(3)、支架(4)、保温层(5)、配风环(7)、配风杆(8)、铰链(9)、气化碗(10)、支架(11)、二次风壳(12)、导风环(13)、耐火辐射层(14)、隔热层(15)、火焰筒(16)、点火观察孔(17)、火口连接盘(18)、风机连接盘(19)组成。导风筒(1)的上游端与鼓风机通过风机连接盘(19)对接并定位,下游逐渐收敛成扁园形、橄榄形或椭园形截面,其收敛形的半张角α1在2°~30°之间,并与一端对应呈扁园形、橄榄形或椭园形的二次风壳(12)对接,其下游逐渐扩成园形与火焰筒(16)外壳对接,二次风壳(12)渐扩形的半张角α4在30°~80°之间。在导风筒(1)内,通过支架(4)和燃料管组件(2)将燃料预热器(3)定位在导风筒(1)内,燃料预热器(3)上游端与燃料管组件(2)用空心螺丝对接,燃料预热器(3)中心钻通成燃料孔,下游端渐扩成扁园形、橄榄形或椭园形,其半张角α2在3°~50°之间,在燃料预热器(3)的气化口(6),加工成内锥形,燃料预热器(3)外层由保温层(5)包容。装在二次风壳(12)内上游端呈扁园形、橄榄形或椭园形,下游端扩张成园形的气化碗(10)其上游端通过铰链(9)与配风环(7)连接,可在导风筒(1)下游管壁槽缝中轴向拨动的配风杆(8)固定在配风环(7)上,碗的下游端通过支架(11)与二次风壳(12)连接并定位,且园周方向上均匀钻有1~5行交错排列的6毫米以下的射流孔(20),气化碗(10)的半张角α3为20°~70°间。在二次风壳(12)与火焰筒(16)对接处设有点火观察孔(17),直线带园弧的导风环(13)固定在支架(11)上,其迎风角α5在0°~±40°间。火焰筒(16)为内衬有耐火辐射层(14),及用保温材料制成的隔热层(15)的金属筒状件,它的火焰出口端通过火口连接盘(18)与炉子对接,火焰筒(16)的长径比为1∶5之间。
当使用本发明时,鼓风机启动后,燃料经燃料管组件(2)在燃料预热器(3)的空腔中加热出内锥形的气化口(6)后,随即被从用铰链(9)、配风杆(8)、配风环(7)构成的配风系统调节进来的一次风作用,在气化口(6)处产生尖缘分离效应,使燃料随风一起喷散开来。
燃料在气化碗(10)中边气化,通过点火观察孔(17)点火,边与一次风掺混燃烧后,来到耐火辐射层(14)、隔热层(15)、火焰筒(16)组成的高温燃烧区,又遇到了从气化碗(10)外壁、二次风壳(12)内壁形成的环隙中吹来的二次风掺混,一路上,二次风同时保护了环隙两侧,使之不超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达明,未经颜达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68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汉字自然码输入方法
- 下一篇:用生活垃圾制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