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代步轮鞋无效
申请号: | 91107131.8 | 申请日: | 1991-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619A | 公开(公告)日: | 1992-08-19 |
发明(设计)人: | 叶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保辉 |
主分类号: | A63C17/00 | 分类号: | A63C17/00 |
代理公司: | 乐山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克雍 |
地址: | 614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代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工具,一种供个人代步的轮鞋。
近年来,人们为进一步解决城镇个人交通问题,提供更为适用方便的代步工具,提出了一些设计方案,如1989年10月28日公开,申请号为87100484A的多用轮鞋;1989年12月20日公告,申请号为89210192.X的自行鞋。但它们存在如下重大缺点:棘轮在运行中棘爪和棘齿间存在较大的摩擦力。严重影响前行速度和减损棘轮寿命,而且噪音很大;在不需滑动按常规步行时,只能将滚轮锁住,踩着轮子步行,上下楼梯进出商店既别扭也不安全;行进需超越前位人时不能发出超越信号;传动、制动机构复杂,较为笨重且操作不便,其刹车也不够理想,可靠性和耐用性较差,因此推广和使用较困难。针对上述问题,申请人设计出一种新型代步工具并以轮鞋名称于九○年先后以申请号90211881.1和90105795.9申请了专利,但试制过程中发现结构方案和功能还需进一步完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产生出结构更为合理,功能更为完善,可供城镇个人实用的代步轮鞋。
代步轮鞋的方案:每只鞋包括鞋体和滚动机构两部份,鞋体为套穿型或直穿型,主要由底板、鞋邦或缚带组成;滚动机构由带轴承的四个鞋轮、前后轮轴和棘轮等组成。其特征在于:
1)鞋体底板由前后底板连接而成,长度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前底板的脚尖部份可向上弯曲;
2)鞋体上设有信号装置,它由滚轮(28)、凸轮(29)、滚轮支架(31)、弹簧铃锤(30)和鞋体上部的铃壳(32)组成,也可由滚轮经一钢丝线与设置在鞋体上任一位置的鞋铃连系而成;
3)棘轮为一种旋转棘爪式微型棘轮,它主要由棘齿(40)、棘爪(38)、棘爪销(39)、棘爪弹簧(37)和外壳(35)等组成,棘齿在内圈、棘爪在外圈,装在前轮轴(3)上,在前轮侧面设有棘爪槽(41),它被外壳封闭,以限制棘爪活动范围和与外界隔离,棘爪在槽内与槽壁成活动连接,棘爪槽底(42)开有孔,供棘爪头部自由下伸或上缩,实现与棘齿的接触或脱开,棘爪随前轮的转动而作圆周运动;棘爪弹簧(37)压在棘爪背部,能将棘爪压贴到棘齿上;结构上也可以将棘爪弹簧取消而增加棘爪数量,使内圈上半圆周上的棘齿在任一时刻均有棘爪在上方,棘爪靠自身重力下落与棘齿啮合,这种结构将使滑行时摩擦和噪音更小,但生产中对加工精度公差配合要求高。
4)前轮轴(3)装在前连杆(4)的一端,前连杆另一端通过前连杆轴(16)与连杆支撑架(5)连接,前连杆可绕轴转动,轴上设有滑片(15),滑片上有前轮下降锁销(1)、连杆支撑架安在前底板上,在两个支撑架之间设有支撑架横杆(33);前连杆(4)也可设计成两截,中间用铰链和弹簧连接,其下段(44)装在前轮轴(3)上。
5)后轮(10)通过后轮轴(11)与后连杆(12)的一端连接,后连杆另一端装在后连杆轴(23)上,后连杆轴上设有回位弹簧(26)使后轮随时可复位到触地位置;后连杆轴、后轮升降轴(19)(带弹簧)、后轮升降销(20)(带弹簧)、刹车角调整片(24)等均装在鞋底后跟上。
6)前轮设有换能弹簧(9),可将人体重力势能转换成前行动能,且兼有减震作用,此弹簧有多种安装方式,例如a)装在鞋底下部部,通过拉杆(8)、滑片(15)与前轮连接;b)安装在鞋的两侧;c)绕装在前连杆轴上,等等。当脚施力,前连杆作顺时针转动时,弹簧产生形变,积蓄弹簧能,待脚停止施力时。弹性能施放使连杆逆时针转动,轮鞋产生向前的作用力。
图1为代步轮鞋结构示意图,也是实施例之一。
A为侧视图,B为俯视图。
图2为旋转棘爪式棘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代步轮鞋前轮翻转的第二种方案示意图。其中A为前轮触地状态,A′为前轮翻转状态。
1-前轮下降锁销 2-前轮
3-前轮轴 4-前连杆
5-连杆支撑架 6-前轮上升锁销
7-鞋体 8-拉杆
9-换能弹簧 10-后轮
11-后轮轴 12-后连杆
13-后跟胶垫 14-后跟
15-滑片 16-前连杆轴
17-换能弹簧前横杆 18-换能弹簧后横杆
19-后轮升降轴(带弹簧) 20-后轮升降销(带弹簧)
21-后轮升降杆 22-后连杆轴右座
23-后连杆轴 24-刹车角调整片
25-后轮回位挡块 26-回位弹簧
27-后连杆轴左座 28-滚轮
29-凸轮 30-铃锤
31-滚轮支架 32-铃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保辉,未经叶保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71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杀菌剂
- 下一篇:高强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