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填充高炉铁口的炮泥无效
申请号: | 91107236.5 | 申请日: | 1991-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77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先陶;王元堂;胡应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冶金工业部攀枝花钢铁公司耐火材料厂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C21B7/12 |
代理公司: | 冶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谭昌驰 |
地址: | 6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填充 高炉 | ||
本发明属于耐火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填充高炉铁口的炮泥。
随着高炉冶炼的强化,出铁口的工作条件更加苛刻。高炉的炉况、生产率以及炉缸的无事故操作,很大程度取决于出铁口炮泥的质量。冶金工业部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出版的《炼铁》刊物,在1989年第二期第50页介绍了国内外部分高炉目前采用的刚玉-SiC-C质炮泥和莫来石-SiC-C质炮泥。这类炮泥尽管具有较好的热态性能,但由于刚玉、莫来石和SiC均属高级原料,因此炮泥造价很高。此外,由于在这类炮泥中添加了烧结剂(例如绢云母等),因此在中温时有很高的强度,以致于开口性能比较差。所以,需要采用特殊的方法和专用的设备来打开铁口,从而增加了炉前的操作难度和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炮泥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不仅具有良好抗渣性和抗出铁(渣)冲刷性,而且还具有适中塑性和良好开口性,并且造价低的炮泥。
本发明的炮泥由Al2O3、C和TiO2组成,其成分(重量%)为:27~38%Al2O3、20~35%C、2~8%TiO2,其余为粘土和其他杂质。
Al2O3以3Al2O3·SiO的形式存在于炮泥中,用以提高炮泥在高温下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能,使炮泥在使用过程中不受还原气氛、铁渣和铁水的侵蚀,另外,使炮泥具有很好的体积稳定性能。
C以固定碳的形式存在于炮泥中,使炮泥具有不被铁渣和铁水浸润的特性,使出铁口在出铁过程中保持“清洁”。
TiO2以Al2O3·TiO2“母晶”的形式存在于炮泥中,用以提高炮泥的热态性能。
本发明的炮泥特别适用于CaO/SiO2为0.5~1.5(最好为0.8~1.2)的CaO-SiO2-TiO2-Al2O3-MgO渣系的高炉铁口。在出铁(渣)过程中,渣中的一部分TiO2带入炮泥中,以形成的Al2O3·TiO2,使其热态性能更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冶金工业部攀枝花钢铁公司耐火材料厂,未经冶金工业部攀枝花钢铁公司耐火材料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72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研磨槽及使用此研磨槽的研磨加工方法
- 下一篇:冰箱、冷柜电子节能保护温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