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跟踪选单纵模、调Q与锁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1107359.0 | 申请日: | 1991-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17C | 公开(公告)日: | 1993-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绍和;陈韬略;陈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3/107 | 分类号: | H01S3/107;H01S3/098;H01S3/11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兰英,张泽纯 |
地址: | 2018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跟踪 选单 方法 | ||
本发明是激光技术中的单纵模选择、Q开关与锁模技术。
已有技术中,美国利弗莫尔(Livemoce)实验室用共振反射器选激光单纵模,声光Q开关调Q、用腔长自动反馈补偿系统不断修正腔长来确保长时间单纵模运转,见图-(D.J.Kuizenga,IEEE J.Quant.Eletcon,Vol.QE-17,NO.9.P1694-1708,1981)。其缺点是结构复杂,它采用的腔长自动反馈补偿系统是一种高灵敏度,快响应的电子学系统。其不仅成本高,而且抗电干扰能力差。目前的锁模技术仍采用饱和吸收体或声光调制器为锁模元件,饱和吸收体的主要缺点是稳定性和可靠性差,它的分子无规涨落的特性,决定了锁模脉冲质量差稳定性差,而且在强光辐射之下,其分子容易分解,所以难以进行长期可靠的锁模激光输出,声光锁模调制器的主要缺点则是,调制深度太低,要求腔长匹配精度高。
本发明的目的为克服上述缺点,发明一种自动跟踪选单模、调Q和锁模的方法。
本发明的方法是采用光电导开关(包括它需要的高压电源),电光开关(或称普克尔盒)和电阻构成一种快速的反馈回路,见图二。
当激光束照射光电导开关时,光电导开关的电阻值迅速减小,这时将产生一个电流脉冲,这个电流脉冲经过与光电导开关串联的电阻R形成反馈电压VR,这个反馈电压VR加到电光开关-普克尔盒的一个电极上,这时加在普克尔盒上的有效电压Vef将减少。因为加在普加尔盒上的有效电压Vef等于加在普克尔盒上的偏压Vb(加在另一电极上)减去反馈电压VR,即为加在普克尔合两个电极上的电压差,Vef=Vb-VR。如果照射光越强,光电导开关的电阻值将越小,产生的电流脉冲将越大,反馈电压VR也就越大,加在普克尔盒上的有效电压Vef将越小,假设照射光电导开关光强相同,改变电阻R的阻值,则阻值越大的电阻产生反馈电压VR也越大,加在普克尔盒开关上的有效电压也越小,如果将电光开关放置在激光器的谐振腔内,用起偏振器反射出的光照射光电导开关,上述系统可实现单纵模自动选择和调Q,另外还可以实现锁模。
本发明最好应用于固体激光器中,其棒状工作物质的端面与棒轴垂直,而且两端面平行度之差<αn(两端面最好不镀增透膜),这样使得激光器工作时,各振荡纵模具有不同增益和起始振荡时间(这样的工作物质等效于F-P标准具),当增益最大的纵模首先振荡时,由于起偏振器的反射,部分光将照射到光电导开关上,它产生反馈电压VR,使得加在普克尔盒上的有效电压Vef减小。由于Vef的减小,激光腔内损耗也减小,腔内净增益增加,这个振荡纵模的光强被放大;它的光强被放大后,起偏振器反射的光强也增加,这时照射在光电导开关上的光更强,反馈电压VR更大,加在普克尔盒上的有效电压Vef更小,腔内损耗进一步减小,这个纵模光强放大得更强。如此循环下去,一个正反馈回路形成。由于本发明所选用光电导开关的材料响应时间快(小于10ns),所以正反馈回路能够自动跟踪此时产生的激光振荡纵模,至此单纵模选择完成。随着这个纵模功率不断增大,当反馈电压VR使得普克尔盒上的有效电压Vef减小到“零”电压(即VR=Vb)时,这个纵模功率增长到它的最大值Pmex则调Q脉冲形成,调Q脉冲宽度可以通过改变电阻R的阻值控制腔内增益变化的快慢来实现,如果将激光棒成小角度切割,设置腔长使激光脉冲与整个反馈控制系统时间上同步,并进一步减小电阻R的阻值,即可实现锁模。
当光电导开关上的反馈电压VR高于偏压Vb时,整个反馈回路将由正反馈状态自动过渡到负反馈状态,然后再由负反馈状态转变为正反馈状态,这样正负反馈不断地交替转换,最终使得整个反馈回路钳制在一个稳定状态,实现了稳态锁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73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