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瓶扣专用成型设备无效
申请号: | 91108204.2 | 申请日: | 199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20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5-05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金星 |
主分类号: | B29D31/00 | 分类号: | B29D31/00;B65D71/00 |
代理公司: | 东南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睿,姚建楠 |
地址: | 2100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专用 成型 设备 | ||
本发明为塑料瓶扣成型用生产流水线,属于塑料制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指塑料瓶扣,是专为啤酒,一般性白酒等同体积瓶装产品做集合包扎而设计的包装用品,分为上扣、下扣,详见9121365 9.6号专利申请。瓶扣目前为啤酒类瓶装产品独特的包扎用品,此瓶扣大而薄(厚度只有25丝),因此注塑机、滚塑机都无法实现瓶扣加工,吸塑又无法实现穿孔、切边等工作,所以,现在还没有设备来生产此瓶扣,更没有成型流水线来大量生产瓶扣。
本发明专为大量生产瓶扣而设计了一条成型流水线。
本发明所述生产流水线,主要设有夹料车(1)、烘箱(2)、成型压机(3)、水箱(4)、穿孔压机(5)、切边压机(6)、传送带(7)、摇轮(8)、温控仪(9)、架体(10)。夹料车(1)用来装夹塑料片材,置于架体(10)异轨上,依次经过烘箱(2)、成型压机(3)、穿孔压机(5)、切边压机(6),完成工作过程。烘箱(2)为温控仪(9)控制下的远红外加热箱。成型压机(3)为使瓶扣成型的设备,水箱(4)是用水和铝散热器进行冷却的装置。水箱(4)放置在成型压机(3)下。用以冷却成型压机(3)下模。穿孔压机(5)是使瓶扣穿孔的设备,下设温控仪(9)。切边压机(6)是用以将瓶扣的上、下扣分离的设备。烘箱(2)、成型压机(3)、穿孔压机(5)、切边压机(6)皆设置在架体(10)的架面上,架面上还设有轨道,夹料车(1)可在轨道上滑行。此外,传送带(7)、摇轮(8)、温控仪(9)也设置在架体(10)上,工作完毕,夹料车(1)由传送带(7)送回备用,摇轮(8)带动传送带(7)。
首先,将塑料片材在夹料车(1)上夹紧、夹平,然后顺架体(10)上道轨送入烘箱(2)内加温,烘箱内温度由温控仪(9)控制,确保塑料片材温度。夹料车(1)由烘箱(2)中出来后,顺轨道卡在成型压机(3)下膜板上,将成型压机(3)上手柄拉下,可将夹料车(1)内的片材压成瓶扣形状,再通过成型压机(3)下模和水箱(4)散热后定型。夹料车(1)再进入穿孔压机(5),卡在下模上,由于穿孔压机(5)上模上装有发热体,利用上模高温,将成型瓶扣的一部分进行精确穿孔。穿孔后,夹料车(1)顺轨道进入切边压机(6)下,拉下手柄,将瓶扣的上扣与下扣分离,并切掉多余边框,成型合格的成品瓶扣就加工完成了。
本发明设计的瓶扣生产线,只需将材料装夹在送料车上,即可依次迅速完成成型、穿孔、切边等工作,制做出成品瓶扣,生产速度快,设备简单。与注塑机等相比具有节能、耗电少,生产效率高,设备成本低、产品成本低等优点。
图1为瓶扣生产流水线示意图。
图2为成型压机(3)、穿孔压机(5)、切边压机(6)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左视图。
图4为瓶扣示意图。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下:本发明中成型压机(3)、穿孔压机(5)、切边压机(6)这三台机器的机体结构相同,但分别使用成型、穿孔、切边模具,完成不同工作。这三台机器机体主要设有手柄11、弹簧12、背架13、动铁(14)、内壳(15)、上模座板(16)、外壳(17)、下模座板(18),销钉(19)。手柄(11)与动铁(14)固定联接,由螺帽将动铁(14)并在外壳(17)上,动铁(14)上设有弧形槽,销钉(19)可在其内滑动。销钉(19)联接动铁(14)和内壳(15)。外壳(17)上设有直槽,销钉(19)也可在其内上、下滑动,外壳(17)由燕尾导轨与背架(13)联接,可沿背架(13)上,下用螺钉调节高度。下模座板(18)与背架(13)下端固定联接,上模座板(16)与内壳(15)下端固定联接,内壳(15)与外壳(17)由键配合联接,相互间可上、下滑动,由内壳(15)上端设有弹簧(12),其另一端与固定在外壳(17)上的支架联接。当下压手柄(11)时,通过动铁(14)和销钉(19),带动内壳(15)向下运动,当手柄(11)停止向下运动时,由弹簧(12)将内壳(15)向上拉回位。工作用的模具分别装在上模座板(16)和下模座板(18)上,夹料车(1)送在上模座板(16)和下模座板(18)之间,压下手柄(11)就可完成加工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金星,未经张金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82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