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往复电动机无效
申请号: | 91108284.0 | 申请日: | 199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07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冯建光;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建光 |
主分类号: | H02K33/16 | 分类号: | H02K3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4094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往复 电动机 | ||
本发明涉及电器技术,特别是一种往复电动机。适用于生产线等。
现有电动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组成,工作时转子就转动。但不能作往复式运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电动机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作往复式运动的往复电动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一根漆包线作线圈式地绕在管筒状的定子架上,漆包线的一端接在相线上,另一端接在零线上,组成定子。将一根漆包线作线圈式地绕在动子轴上,漆包线的一端接在动子轴一端的电刷上,另一端接在动子轴的另一端的电刷上,组成动子。定子固定在机壳内。圆筒状机壳的两端分别固定一根导轨管,动子轴配合在该管内。导轨管内固定有零线和相线电刷,可与动子轴上的电刷互相配合。动子轴上的电刷可与导轨管内的零、相线电刷互相地交替地连接和脱离。
本发明的附图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电线槽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结构细节和工作情况。
本发明结构由定子(1)、动子(2)、机壳(12)、机座(15)组成。即定子(1)套着动子(2),同时固定在机壳(12)内,机壳(12)固定在机座(15)上,动子(2)的动子轴(3)两端分别穿插地配合在机壳(12)两端的轴孔中。
其中,定子(1)是由一根漆包线作线圈式地绕在管筒状的定子架(7)上,定子架(7)上有凸缘环(8);定子(1)的漆包线组成定子绕组(9),其一端通过定子接线头(13)与电路中的相线A相接,另一端通过定子接线头(14)与零线B相接。
动子(2)是由一根漆包线作线圈式地绕在动子轴(3)中段上,动子轴(3)上有凸缘环(11);动子(2)的漆包线组成动子绕组(10),其一端为动子延伸线(6),固定在动子轴(3)一端上的电线槽(17)内,并连接在固定于轴上的动子电刷a上,另一端的动子延伸线(6)连接在动子轴(3)另一端上的动子电刷b上。动子轴(3)两端分别通过机壳(12)两端中部的轴孔而配合在机壳两端的导轨管(4)的导轨孔(5)中。动子轴延长出导轨管外。
动子绕组(10)为定子绕组(9)长度的 1/3 ~ 2/3 。
机壳(12)两端的导轨管(4)内表面靠近机壳一端固定有一个零线电刷D,靠近外端固定有一个相线电刷C,这两个电刷C、D都是弹性铜片;相线电刷C连接电路中的相线A,零线电刷D连接电路中零线B。安装时,动子轴(3)一端的动子电刷a配合地与该端导轨管(4)上的相线电刷C接触,另一端的动子电刷b与该端导轨管(4)上的零线电刷D接触。动子沿M、N方向作往复运动时,保证动子轴(3)一端上的动子电刷a可交替地分别与该端导轨管(4)内的相线电刷C和零线电刷D接触和分离,动子电刷b同时可交替地分别与该端的零线电刷D和相线电刷C接触和分离。
机壳(12)一端由壳盖(16)紧固着。
本发明的优点是:电动机可作往复式运动。特别适用于生产线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建光,未经冯建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82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