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臭氧消除器无效
申请号: | 91108355.3 | 申请日: | 199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12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6-02 |
发明(设计)人: | 邱发礼;张模方;吕绍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53/34 | 分类号: | B01D53/34;B08B15/04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成都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松涛 |
地址: | 610015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 消除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净化,特别是对凡能产生臭氧的机器、设备,或环境中有超过排放标准的臭氧进行分解消毒的装置。
臭氧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国家严格控制臭氧的排放量。随着我国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许多先进的自动化仪器和办公设备,如复印机、印机、紫外消毒箱、臭氧消毒器……等,都不同程度地向室内散发着臭氧。因此,净化室内环境空气是人们极为重视并争相寻找其解决的办法。我们曾在中国专利“87205109.9”号名为“复印机臭氧净化器”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复印机用净化装置,其不足点在于:一是没有考虑风机的噪声污染;二是净化系统尚有待改进;三是整机结构和用材上有待改进。为此,我们又在中国专利“90211733.5”名为“一种离心风机低噪音叶轮”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旨在降低风机噪音的新型叶轮,使得净化器整机使用的噪声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对于轴流、离心风机及其它抽风机的噪声和风机的机震,仍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公众提供一种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净化效果更为良好,噪声更为减小,整机结构更加科学合理的臭氧消除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改良整机结构,以满足多种臭氧发生源使用;二.试制使臭氧分解效果更好的催化装置;三.增设消音器和减震器。其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整机是一个整体,直接安装在需要净化的机器臭氧出气口处,省去原来的连接管,保留集风罩、风机和净化装置,由一个外壳容纳上述三部分。集风罩的罩口安装数个皮碗式的吸附器和橡皮裙边,亦可用不干胶等连接在需净化的机器上。集风罩固定后橡皮裙边起隔绝外部空气进入的作用。机壳为管形或方形,一头是进口为集风罩,中间是净化装置和风机,或者是风机和净化装置,两者先后顺序无严格要求,其效果是完全一样的。另一头是出口,排出经过净化装置分解(过滤)后的清洁空气。也可制成集风罩和风机是一个外壳,净化装置是单独的外壳。风机与净化装置的管口采用莫氏锥度管或螺纹管连接。净化装置的外壳要易于开合,以便更换臭氧分解(过滤)板。外壳用塑料在注塑机上成形,也可用金属材料经板金工或压制对焊成形。整个外壳表面进行喷涂涂塑材料处理。
净化装置的关键部分是臭氧分解(过滤)板,由浸渍有催化剂的活性材料制作。板块通气、多孔,孔隙细密,呈蜂窝状或波纹状,或由网板夹装活性颗粒材料制成。其载体是由Al2O3、堇青石、Al2O3-SiO2、活性炭、炭纤维、分子筛等多孔材料制成。活性组分为活炭粉浸渍Mn、Cu、Cr、Co、Ni、Pb、Ag、碱金属或碱金属盐等,即活性组分可以是其中的任何一种,也可以是它们任何两种以上的组合。活性组分占板块的三分之一以下,载体占三分之二以上。
消音器和减震器是分别用消音罩和韧性材料制作。消音罩是夹层,钻有小孔,层间有吸音填料。减震器由具韧性的橡胶或塑料制作,也可用金属弹簧制作。消音罩主要是罩住风机,也可将风机和净化装置一起罩住。消音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外壳配套使用。减震器安在固定风机和风机与外壳之间的地方。
本发明所采用的风机是离心式风机,或轴流风机和抽气泵。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既可以制成新型臭氧消除器,又可以对现有我们研产的复印机臭净化器进行改进;2,新结构省去了连接管等多余零件,既省去材料又减少漏气环节;3,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或需净化的条件不同,选择价格和净化效果不同的臭氧分解(过滤)板,以满足用户的各种不同要求;4,加上消音罩和减震器,再加上采用低噪声风叶轮后,噪声已大大减弱,保证了整机使用环境的相对安静。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安装及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新型臭氧消除器安装和结构示意图。
图3是净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臭氧分解(过滤)板三种形状示意图。
图5是消音罩结构示意图。
图6是轴流风机式臭氧消音器。
其中:1,产生臭氧的机器;2,集气罩;3,外壳;4,消音罩;5,连接管;6,净化装置;7,风机;8,排气管;9,附着在外壳内侧的吸音材料;10,减震器;6-1.净化装置外壳;6-2.臭氧分解(过滤)板;6-3.发兰盘;6-4.网板。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开启风机(7)后即有气流从集气罩(2)处将产生臭氧的机器(1)的出气口,所产生的臭氧废气吸入(或送入)净化装置(6),经过臭氧分解(过滤)板(6-2)后臭氧即被分解(过滤)掉,成为清洁的空气从排气管(8)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83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絮状沉淀快速独立回收方法
- 下一篇: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