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筒状织品连续编织法及用该法编成的端部呈连结状之筒状织品无效
申请号: | 91108497.5 | 申请日: | 199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19C | 公开(公告)日: | 1995-06-21 |
发明(设计)人: | 三本重信;奥野昌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D04B1/22 | 分类号: | D04B1/2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礼华 |
地址: | 日本和***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品 续编 织法 编成 端部呈 连结 | ||
本发明涉及高领织衣及袖口部分等筒状织件之连续编织法及相应的织品。
通常,制做高领织衣及袖口部分等筒状织品,是通过缝合或缝纫机等方式将所编成之具有予定口径及长度的筒状高领部分和所编成之筒状的衣服前后身部分缝于一起,来缝制呈筒状的、接合于一起的织衣及袖口部分等筒状织品(所谓套头衫)的。
在上述以缝合方式缝制织衣及袖口部等筒状织品的情况下,需要将各织片上的线圈一组一组有选择地编在一起,这样既费事,效率又低,而且还有遗漏线圈的可能。
以缝纫机缝制筒状织品,因系将两织片之端部以重叠状合在一起,不仅会使这些部分显得过厚,看上去不漂亮,而且又会有着不适等问题。
而且当采用其它编制工艺时,这种多余的缝合及缝纫(机)等缝制手段将造成生产率下降并使制作成本提高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编织需结合于 一起的两片筒状织件时,基本上是同时地将它们的端部进行编织结合成筒状织品的连续编织法及其筒状织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筒状织品连续编成法所用的横向编织机设有至少一对前后配置的、其中一个或两个可沿其纵向方向移动的针床,对已编成筒状、其端部呈待结合状的前、后织片进行两片连续编结;其特征在于:将其中一筒状织件前织片的一部分线圈与另一筒状织件前织片的关于分界线与前者的前述线圈对称的一部分线圈重叠后,在这种叠合部分形成新线圈;这时,新形成的线圈与邻接的一个筒状织件前织片的线圈及另一筒状织件前织片的线圈重叠,在这种叠合处又形成新线圈,新形成的线圈再与邻接的一个筒状织件前织片的线圈及另一筒状织件前织片的线圈重叠,重复进行前织片结合工序;并将一个筒状织件后织片的一部分线圈与另一筒状织件后织片的关于分界线与前者的前述线圈对称的一部分线圈重叠后,这种叠合部分形成新线圈,新形成的线圈与邻接的一个筒状织件后织片的线圈及另一筒状织件的后织片的线圈重叠,在这种叠合处又形成新线圈,新形成的线圈再与邻接的一个筒状织件后织片的线圈及另一筒状织件后织片的线圈重叠,重复进行后织片结合工序;根据织片上的线圈数目,可以是交替地亦或是连续地重复适当次,从而将两织件筒状地结合起来。本发明有关编织成端部为连接状之筒状织品是在至少一对前后配置、且其中任何一个或两个可左右移动的针床是长度方向上使用不同数目范围 内的任意个织针,能对已编成筒状、其端部呈待结合状的前、后织片进行两片连续编结;其特征在于:
两筒状织件的接合部分的纵行数相同;
在两筒状织件彼此间的线圈重叠状态下,形成新线圈,使所形成的线圈、邻接一方的筒状织件的线圈及另一方的筒状织件的线圈重叠,如此反复,以成圈线圈接合两筒状织件。
本发明的操作首先是使用的横向编织机至少设置一对呈前后配置的针床,其中任何一个或者两个可左右移动,可以进行两个筒状织件的编结,这些织件的前织片和后织片的两个端部结合成筒状。
这时,编结各筒状织件时,最好设定各筒状织件接合部为基本上相同的编织线路。
而且,当到达两筒状织件接合部分时,假如其中一片为移动侧的织件,另一片为固定侧的织件,则可按与固定侧织件的分界部分线对称的方式来移动移动侧织件前织片上的部分线圈,使与固定侧织件前织片上的部分线圈叠合,并在这部分形成新线圈。
接着,新形成的线圈与邻接的移动侧织件前织片的线圈及固定侧织件前织片的线圈重叠,在这一叠合部分又形成线圈;所形成的线圈再与邻接的移动侧织件前织片的线圈及固定侧织件前织片的线圈重叠,重复进行前织片的结合工序,并与前织片的结合工序相同地进行后织片的结合工序。根据织片的线圈数目,可以是交替 地亦或是连续地重复适当次。从而将两织件筒状地结合起来。
然后,在已结合的终端部分做编织线圈的脱散处置。
这样一来,由前织片织合工序和后织片织合工序织合的织件,可使其两端部分呈美观之编结状态。
不过,无需像上面所说的情况中的一个织件为移动侧筒状织件,另一织件为固定侧的筒状织件,若两个筒状织件均为可动织件,也能以同样方法将其织合。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本发明涉及筒状织品之连续编织法及其编成的端部呈连结状的筒状织品,其中:
图1为用本发明方法编织的高领衣衫之正视图;
图2-1至图2-20表示高领与衣服的前后身结合部分的编织工序示意图;
图3系编织工序图中各符号的说明图;
图4-1至图4-35表示高领与衣服的前后身的结合编织工序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84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表面钒、铬合金化的新方法
- 下一篇:电子器件的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