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富硒茶的人工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1108877.6 | 申请日: | 199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88C | 公开(公告)日: | 1994-05-04 |
发明(设计)人: | 许春霞;李向民;肖永绥;陈伯涛;彭定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7/00 | 分类号: | A01G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西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加成,任越 |
地址: | 712***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富硒茶 人工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茶树栽培方法的改进,涉及向叶面喷施微量元素的方法。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缺硒会引起大骨节病、克山病等几十种疾病的发生,临床医学证明,硒能增强人体心肌功能、增加血液携氧、促进新陈代谢、并具有防癌抗癌等功效。地球北半部大部分地区缺硒,而我国有22个省、市、自治区的土壤中缺硒,因而造成我国许多地区的地方病严重发生。人们试图通过在食品中(如粮食、盐、水等)添加硒元素来弥补缺硒的状况,由于人体易于吸收有机硒,而添加的有机硒一是成本高、二是造成被添加的食品产生异味,人们很难接受,所以开始寻找天然有机硒。近年发现了茶叶具有富集硒的功能,它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硒,在体内形成有机硒,富硒地区所产茶叶的含硒量可达400ppb以上,从此饮用富硒茶成为人们补硒的重要途径之一,且方便易行。然而这就存在有二个问题,一是能产茶的富硒地区很少,大部分茶区还属缺硒地区,所生产的富硒茶很有限,二是天然富硒茶中含硒量低,(一般平均含量为200-600ppb,陕西DB61-X55.095-90标准规定:富硒茶的含硒量为400-4000ppb),而且由于气候、环境及栽培方法的影响,其含硒量极不稳定,差异很大。所以,人们又开始了提高和稳定茶叶含硒量的研究。近年来,有人采用在土壤中施硒的方法,但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华中工学院学报》1985年3期113页“含硒茶叶的培植”一文认为,通过土壤施硒,茶叶最高含硒量为338ppb。仍达不到富硒茶的标准。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套简便、易行的富硒茶的人工栽培方法,使其含硒量达到富硒茶的含硒标准,并能稳定生产。
本发明是在茶芽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在叶面上喷施含硒溶液,使芽叶吸收和积累硒元素,并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从而达到茶叶含富硒的目的。
本发明的实质及实施要求如下:
1.喷施时间依照制茶的等级而定,如欲制一级富硒茶,则在茶逢一芽一叶占50%时喷施,欲制二级茶,则在一芽一叶占60%,一芽二叶占40%时喷施,若制更高级的茶,则应更早喷施。喷施应选择无雨天进行,若喷后24小时内下雨,则应雨后补喷。
2.喷施剂量应依照当地土壤中含硒情况而定,土壤含硒量高,喷施浓度应低,土壤含硒量低,浓度应取中,土壤不含硒,喷施浓度应高。当然应视富硒茶中含硒量的需求,喷施浓度有所浮动,需要含硒量高的茶则喷施浓度应高些,需要含硒量低的茶则喷施浓度低些。喷施浓度范围为70-500ppm的硒元素水溶液。试剂选择溶水的无机硒盐类,可以是亚硒酸钠、硒酸钠、二氧化硒等,亚硒酸钠的效果较为好些,其使用浓度为150-750ppm。
3.用喷雾器将含硒溶液均匀地喷施在茶逢上,注意喷头侧对茶逢,使茶芽正反两面充分润湿,而溶液又不会聚集下滴为度。
4.鲜叶的摘采在喷施5天后开始,可连续采7天,摘采越早的茶叶含硒量越高,越往后则含硒量就降低,超过第7天很可能达不到富硒茶的标准。摘采后的加工同普通茶相同。
采用本方法生产的富硒茶,具有含硒量高(400-4000ppb)、含硒量稳定、无毒、而且其生产简便易行,成本低、投工少、易于在少硒缺硒的茶区推广应用,增加富硒茶的生产,而且在天然富硒茶的产区也可推广应用,以提高和稳定茶中的含硒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未经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88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苯甲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自助式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