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黄连气雾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1109277.3 | 申请日: | 199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76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4-21 |
发明(设计)人: | 丛繁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丛繁滋 |
主分类号: | A61K9/12 | 分类号: | A61K9/12;A61K35/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240 威海市***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黄 气雾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一种药物制剂工艺。
双黄连系清热解毒药,以方中三味药名[双花、黄苓、连翘]命名。其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现代临床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病毒性肺炎等疾病引起的发热、胸痛、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现在双黄连的主要制剂为注射液和粉针剂,并据悉目前已有科研单位正在研究双黄连片剂,以及笔者91 01 11申请的“双黄连气雾剂”从现有的注射液和粉针剂来看,其临床疗效非常显著,注射液自1986年批准生产以来,由于效果显著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粉针剂于1990年批准生产,其在确保原注射液疗效的基础上,解决了注射液长期存放会析出沉淀的缺点,因此可称双黄连制剂史上的一次革命,双黄连片剂正在研究之中,但从其剂型特点上看,其只能解决注射液、粉针需要注射之苦,从而使使用变得较为方便,其给药剂量一定要比针剂大,见效速度一定没有针剂快,疗效也一定要比针剂逊色。气雾剂给药剂量小、疗效高、见效快,但从双黄连的实际临床效果看,其对病毒性肺炎疗效较好,对细菌性肺炎疗效较低,而临床上细菌性肺炎却为大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原双黄连疗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其抗菌性能,向社会推出一种更适于患者使用的疗效高、见效快的双黄连新剂型。
本发明的双黄连气雾剂包括二相、三相两种气雾剂,其中二相气雾剂的制备方法为:
将双黄连95%乙醇提取浓缩液(稠膏)(或双黄连提取后喷雾干燥原粉)加95乙醇溶解,调PH值为7,静置,过滤,在滤液中加入抗菌增效剂,溶解后,加活性碳脱色,静置,过滤,滤液中加入增溶剂,混合均匀经检验合格后,用灌装机灌装至搪塑玻璃瓶中,压盖后通过盖上阀体充入一定量的二氯二氟甲烷即得。
其中三相气雾剂的制备方法为:
将双黄连精粉[可选用双黄连提取浓缩粉或双黄连提取液经环糊精环化处理后喷雾干燥所得粉末]胶态二氧化硅(或无水硫酸钠)及抗菌增效剂(TMP)用气流式粉碎机或球磨机粉碎成10nm以下粉末,将药物与助悬剂spon-85加入乳钵,胶体磨或乳匀机中研匀后加入三氯一氟甲烷,再开启机器使之研匀成浆料,将上述浆料过250目尼龙筛网,经检验合格后用灌装机分装于铝厅瓶中,压盖,通过盖上阀体充入一定量二氯二氟甲烷即得。
本发明生产的双黄连气雾剂其优点在于:与针剂相比患者可自行给药,且携带方便;与针剂和片剂相比,对于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病毒性肺炎等双黄连治疗的主症气雾剂可直接病灶给药。因此具有给药量小,疗效高,见效快等优点;与91 01 11申请的双黄连气雾剂相比,不仅继承了对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及病毒性肺炎的疗效,而且还可大大提高对细菌性肺炎的疗效。
本发明的最佳工艺:
二相气雾剂:取双黄连95%乙醇提取浓缩膏350g(相当于2000g原药材),用饱和NaOH乙醇溶液,搅拌下,调PH7~7.5用中性乙醇稀释至1000ml,搅拌后,静置24小时,过滤,滤液中加入甲氧苄氨嘧啶20克,充分搅拌溶解后,加20g活性碳,加热回流15分钟脱色。静置168小时,过滤,滤液中加700ml二甲基亚砜后用中性乙醇调至1800ml,搅拌均匀,经检验合格后,用灌装机灌装至200个搪塑瓶(或铝厅)中,压盖后通过盖上阀体充入一定量二氯二氟甲烷使内容物的总重量为14g,即得。
三相气雾剂:取经气流式粉碎机粉碎成粒径为10um以下的双黄连精粉1000g,甲氧苄氨嘧啶200g,胶态二氧化硅200g(或无水硫酸钠500g)与1000gspon-85,同置于胶体磨中,研磨均匀,加入6000克三氯一氟甲烷研磨成匀浆,经检验合格后,用灌装机分装于1000个铝厅瓶中,压盖,并通过盖上阀体每瓶充入6g二氯二氟甲烷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丛繁滋,未经丛繁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92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强吸水瓷模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珍珠烧伤膏的处方和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