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苏芸金杆菌混菌协同发酵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1109690.6 | 申请日: | 199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497A | 公开(公告)日: | 1992-04-22 |
发明(设计)人: | 邓石森;邱运招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石森;邱运招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范钦正 |
地址: | 517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苏芸金 杆菌 协同 发酵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蔬菜、水稻、果树类的微生物杀虫剂的混菌协同发酵,属于杀虫微生物固体发酵方法。
目前,苏芸金杆菌杀虫剂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在农田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为其对人、畜安全无毒害,不污染环境,不产生抗药性,又能较理想的杀灭农业害虫,所以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在各种苏芸金杆菌的发酵方法得到很多人的不断研究和发展,比如CN1035843A苏芸金杆菌固体薄层保湿发酵方法,能控制杂菌污染,能满足苏芸金杆菌在发酵过程中对温度、水份、空气的要求,使发酵产品晶体大而典型,稳定了一定的含菌数。但目前的发酵方法多为单菌株的发酵,且含菌数量不高,毒力不大、杀虫谱不够广,使用上也受到了一定的局限。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苏芸金杆菌多株菌种混菌协同发酵的方法,使发酵产物含菌量高,毒力大、杀虫谱广,使用上适应性能强的微生物杀虫剂。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选用苏芸金杆菌类的多株菌种经75至80℃的热水浴的菌液同时等量均匀地接入经消毒的培养基上,再将接种后的培养基疏松平摊在白铁皮的发酵盘里,其培养基的厚度为1.5至2公分,加盖保湿,控制培养基的温度在24至32℃,发酵40至44小时。
以上所述的苏芸金杆菌类的多株菌种可以是苏芸金杆菌及其变异菌株青虫菌,杀螟杆菌等。
本发明所指的多株菌种经75至80℃热水浴的菌液的温度最好是75℃。
以上所述的苏芸金杆菌混菌协同发酵方法中所指的培养基是麦皮100公斤、谷壳10至15公斤、鱼粉2公斤、石灰粉2至2.5公斤、磷酸二氢钾200克、硫酸镁100克、硫酸铵150克、水90至110公斤。
以上所述的培养基也可以是麦皮70公斤、花生饼粉30公斤、谷壳15至20公斤、石灰粉2至2.5公斤、蚕蛹粉2公斤、磷酸二氢钾200克、硫酸镁100克、硫酸铵100克、水85至105公斤。
值得提出的是将菌种接入培养基上的接菌种量为1.5%至2%。
本发明利用混菌协同发酵,培养基又添加了动物蛋白,因此发酵的产品杀虫谱广、毒效高。这是由于苏芸金杆菌类对害虫的毒效,不仅各个变种之间有很大差异,而且在同一变种的不同菌株也有明显的区别,即使用一菌株,随着害虫的不同,它的毒效也不一样,添加适量的动物蛋白和微量元素,苏芸金杆菌发育速度快,毒性也提高,突破单菌株对防治害虫的局限。
本发明的培养基中所增添的动物蛋白为鱼粉、蚕蛹等,以上所述的微量元素为钾、镁以及增加培养基的含氮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在白铁皮制的深12厘米的浅发酵盘进行苏芸金杆菌混菌协同发酵工艺,该工艺能有效地控制苏芸金杆菌在发酵过程中对温度、水份、空气的要求,又能有效地控制杂菌污染,并起到互补增效作用,达到产品含活孢子数在200至300亿/克,毒力强。为适应工业化生产,可采用发酵盘的重叠堆放,减少了占地面积。夏天可增加盘与盘之间的间隔距离以便通风,冬天缩小盘与盘之间的距离,以便保温,加上发酵室的室温的控制,这样可以使培养基在发酵盘里始终保持在24至32℃温度范围。
经本发明生产出的杀虫剂系“胃毒剂”,能防治多种食叶性鳞翅目害虫,害虫吃食后,行动迟缓、拒食下痢、不再对作物产生危害,依气温高低,20至24小时害虫大量变黑死亡,有效期8至15天,对农作物还有一定的根外追肥作用。这种杀虫剂还具有对人畜安全无毒害,保护害虫天敌,不污染环境,不产生抗药性。
表1,固体混菌协同发酵的产品防治松毛虫小块试验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石森;邱运招,未经邓石森;邱运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96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