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成纤维板无效
申请号: | 91109899.2 | 申请日: | 199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75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玉民 |
主分类号: | B27N3/04 | 分类号: | B27N3/04;B27N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52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 纤维板 | ||
合成纤维板是以破碎的植物秸杆(如麦秸、稻草、棉秆、杂草、树枝、刨花、锯沫等)为填充料,以氧化镁(含量80%以上)、氯化镁为粘结剂,在常温状态下加压2MPa/cm2以上,使之凝结成型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其特性为,抗压抗折强度大、隔热隔音性好、容重小、电阻率大、不燃烧、水浸数月不变性、冷冻曝晒不龟裂不变形、密实度高、无渗透性。经国家建材局硬质保温材料质量监测中心和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所对合成纤维板进行测定,其主要性能参数为:
抗压强度 21.1MPa/cm2
抗折强度 12.2MPa/cm2
容重 1166Kg/m3
电阻率 0.67MΩ/cm
导热系数 0.251W/m2K
利用合成纤维板可以组装住房、橱房、售货亭、野外施工活动板房、还可以做墙壁隔板、房顶板、房顶隔热层、高温车间隔热防护层等。
用合成纤维板做建筑材料和常规建材比,具有增大建筑物使用面积、降低造价、提高施工速度、减轻重量、隔热隔音性好等优点;从社会效益看,可大量节省木材钢材,节省烧制砖瓦消耗的煤碳和毁坏的耕地,充分综合利用农村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
生产合成纤维板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废弃下脚料生产出代替木材砖瓦沙石的新型建筑材料,改变目前建筑业存在的“笨”、“重”、“慢”、“贵”局面,改善建筑工人施工条件差,劳动强度大的落后状态,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做贡献。
生产合成纤维板的工艺流程为:
1.粉碎植物秸杆,用普通饲料粉碎机,加工长度不大于2cm。
2.混合.将粉碎的植物秸杆和锯沫按1∶1的重量比放入搅拌机进行搅拌混合均匀(约2分钟)。
3.加清水。将“2”中混合料与清水以4∶1的重量比,淋浴式放入清水,边搅拌边放清水,使之均匀分布。
4.放氧化镁(纯度80%以上)。按“2”中混合料与氧化镁重量比为5∶4的比例放入氧化镁,搅拌均匀。(约2分钟)
5.放氯化镁水溶液(26°BL)。按“2”中混合料与氯化镁水溶液的重量比为5∶4的比例放入氯化镁水溶液,然后搅拌均匀。(约2分钟)
6.涂防护层。按略大于设计模具尺寸裁剪下聚炳烯塑料薄膜或PVC板(镜面处理),平整无折地放在模具内,然后将26°BL氯化镁水溶液加清水一倍,与氧化镁(纯度80%以上)和成糊状,用抹子均匀地摊在聚炳烯薄膜(或PVC板)上,厚度约1.5~2mm。
7.装料。将“5”中拌好的料的二分之一放在涂上防护层的模具内,摊平压实。放竹批少许(沾上“6”中和好的糊状浆少许),再将余下二分之一料放入模具内,摊匀压实。然后再按“6”中步骤,将再涂上一层防护层的聚炳烯薄膜(或PVC板)扣在已装好料的模上,使两个涂浆面相对。
8.加压。按“6”,“7”装好料的模具一一叠放对正,送入压力机加压至受压面上2MPa/cm2以上,然后将叠放受压的模具用螺栓紧固,不让其压力减弱,保温14℃以上,持压15小时以上。
这时,模具内氧化镁,氯化镁起复合反应,生成复盐并放热。
同时,也有少量的MgO与水起反应:
9.脱模。将压后凝结成型的板材脱离模具,揭下聚炳烯薄膜,以备下次使用。
10.将脱模的板材保温14℃以上7天。
11.裁截。由于凝固到期板材的强度大,裁截时磨损工具严重,故在脱模后约一周应将板材裁截成设计的尺寸和形状。
12.空气保养。将裁截好的板材放在通风处凉干,使之加速凝固,自然风干时间约三周。
13.清除过量氯化镁。板材表面在蒸发水份时容易积存氯化镁,造成自然氯化镁过量,此过量氯化镁必须清除。否则,一但早晨或阴雨天,板材表面便会凝结水珠,给用户带来麻烦。清除氯化镁一般采用两种方法:
A:酸洗法;B:水溶法。
A.酸洗法。将板材放入10~20°BL硫酸中约10~30秒,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玉民,未经李玉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98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元共聚铵盐钻井液处理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发动机后置客车冷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