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关节假脚无效
申请号: | 91109992.1 | 申请日: | 199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19C | 公开(公告)日: | 1995-09-27 |
发明(设计)人: | 由夫·威里肖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托伯克矫形外科工业产业管理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66 | 分类号: | A61F2/6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永波 |
地址: | 联邦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关 节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关节假脚,包括一个设置在假脚本体内部的、承受和传递假肢负荷的弹性嵌入物,该假脚嵌入物有一个水平的、构成假脚上端部并且能与假肢相连接的上臂以及一个下臂,该下臂相对于上臂是加长的,其自由端一直伸入到脚尖区域中,以使在前脚(假脚前部)承受负荷时达到一个与高的储能能力相关联的高的前脚弹性。
一个相应的实施形式已由所谓的西雅图脚公开(参见老年人管理杂志身体复原研究和发展,第22卷第3册第75-84页,尤其参见图6)。
假脚的功能主要取决于其弹性特性。该弹性特性由材料,形状和所用弹性部件的布置结构确定。
根据不同的使用范围,例如按照截肢者的爱好,该使用范围可以是通常在平地上的行走,直至体育运动如慢跑,快跑和弹跳,对这些部件的要求是相当不同的,尤其涉及到其工作能力和与之紧密相关的在承受负荷和卸去负荷下的刚度曲线分布时更是如此。
用于尽可能宽的使用范围的无关节假脚的最近发展与沙赫脚(SACH-FUSS)的古典概念的区别在于,在前脚区域中的刚性的脚心中加入弹性件(弹簧),或者完全由弹性件取代之(例如西雅图脚),以便在前脚承受负荷时改善其前脚弹性和由此改善其储能能力。脚后跟的弹性在概念上完全没有改变地通过一个在脚后跟区域中的泡沫材料楔件达到。
本发明的任务是,开发一种开头所述实施类型的性能改进了的假脚。
按照本发明,该任务是这样解决的,即整体的、至少可以在脚底和脚背弯曲和在轴向压缩的假脚嵌入物在假脚纵截面上有一个近似于S形的形状,其上臂和一个以钝角与之相连的前斜臂构成一个刚性角件,在其下端部上连接有一个板簧(片簧)似的中间臂,在该中间臂的后端部上经一个近似于半圆形的连接臂与一个下臂相连。
为了使假脚使用者获得自然的运动过程,刚性角件的下端部向前一直伸到大约为脚趾底关节的区域中是符合目的的。
为了在前脚角增大时使假脚嵌入物的下臂进一步向前移位,嵌入物的下臂在刚性角件的下端部与中间臂的连接区域的下方有一个上拱形段是有利的,该拱形段与所述的连接区域的、位于其上的面围成一个稍微呈楔形开口的空气隙。
按照本发明,假脚嵌入物应该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其上臂可以在一个水平面中相对于下臂扭转,因此假脚可以围绕一个垂直轴线扭曲和转动。此外,嵌入物的上臂还可以在垂直的且与行走方向横向上的前平面中相对于下臂扭转,以便与行走方向横向上的倾斜相适应。按照本发明,确定偏斜或变形的弹性特性的力-距离或角度-力矩特征曲线(刚度曲线)可以仅仅由S形的假脚嵌入物确定。但所述的刚度曲线也可以由S形假脚嵌入物和附加的弹性部件共同作用而获得。
脚底弯曲通过减小在一个垂直于脚底且平行于行走方向的平面中的位于前斜臂和中间臂之间的夹角来实现。脚背弯曲通过减小前斜臂下端部到下臂表面的距离来实现。
为了防止在承受负荷情况下假脚嵌入物的上臂相对于起板簧作用的中间臂过大地张开,最好在嵌入物上臂的自由端上设置一个弯曲限制器。
假脚本体最好构成一个整体的包封住所有功能部件的整形壳,该整形壳外部没有固定件。假脚本体可以这样构成,使得它在站立状态的最后区域为假脚嵌入物提供一个部分的支承功能。尤其有利的是,假脚本体除了其上部连接面外完全由一个构成表皮的外部合成材料泡沫层构成外包层,该泡沫层包封住一个一直伸入到脚趾区域中的、由合成材料泡沫制成的内脚。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结合本发明的其它优点根据实施例进行较详细的说明。
下面对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特征、优点作较详细的说明。
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其中
图1为通过装有嵌入物的无关节假脚的一个垂直纵截面图;
图2为图1中的假脚嵌入物的单独视图;
图3为图1中的假脚处于负荷状态下的视图;
图4为与图1所示假脚有所不同的一个实施例。
在图1中所示的无关节假脚有一个假脚本体1,该本体1包封着一个承受并传递假脚负荷的弹性嵌入物2,该嵌入物2是整体的并且至少能够在脚底和脚背上弯曲以及在轴向上压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托伯克矫形外科工业产业管理两合公司,未经奥托伯克矫形外科工业产业管理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99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硬度透明树脂的制备
- 下一篇:化学转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