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抑制垃圾焚烧炉产生未燃烧部分的方法及垃圾焚烧炉无效
申请号: | 91110930.7 | 申请日: | 199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199A | 公开(公告)日: | 199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关口善利;佐佐木邦夫;冲上升;滨道孝平;家山一夫;近藤守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3G5/14 | 分类号: | F23G5/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杨晓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抑制 垃圾 焚烧 产生 燃烧 部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抑制焚烧城市垃圾、工业废弃物等的焚烧炉中产生CO、碳氢化合物等未燃烧部分的方法,以及使用此技术的垃圾焚烧炉。
城市垃圾、工业废弃物可以用如图15所示的垃圾焚烧炉焚烧。在图15中,垃圾焚烧炉具有:在其内部的一次燃烧室(10);设置在一次燃烧室(10)上方的二次燃烧室(11);燃烧排放通路(12),它将二次燃烧室(11)产生的燃气从图中未示出的燃气出口排出;炉算(13),分段设置于一次燃烧室(10)内,向前下方倾斜;喷烧器(14),它设置在倾斜放置的炉算(13)的上端(后部),指向倾斜的下方。另外,图中省略了设置在燃气排放通路(12)出口边上的排热回收装置和排气冷却用的热交换器。
垃圾(R)放置在一次燃烧室(10)中分段设置的倾斜炉算(13)上,从倾斜炉算(13)的下方供给一次空气,靠喷烧器(14)使垃圾燃烧。二次空气供给喷嘴(15)贯通地安装在二次燃烧室(11)的前壁面上。
焚烧垃圾(R)所产生的燃烧气体,通过燃气排放通路(12),进入图中未示出的排热回收装置和热交换器,被冷却后,作为燃烧排气从燃气排出口排出,送至图中未示出的排气处理装置。
另外,在焚烧垃圾时,有局布温度过高的现象。这样带来的问题是产生NOx,同时灰尘熔化会产生熔渣,而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有采用以下方法的,即,在二次燃烧室(11)内的上部,设置向下的冷却水喷撒喷嘴(16),由此冷却水喷嘴,向下方喷撒冷却水。
但是,用上述垃圾焚烧炉焚烧垃圾,存在以下问题。即,近年来,随着可燃垃圾的高热值化,从焚烧炉的一次燃烧室(10)的后侧部的垃圾(R)中,释放出大量的挥发物,由此形成的火焰(F)和燃气,从一次燃烧室(10)的后侧部分升起。但是,因为挥发量大,从炉算(13)后侧部下面输送的一次空气量不足以使上述挥发物质完全燃烧。发生不完全燃烧时,大量未燃烧物质随着火焰以及燃烧气体上升。另外,为了促进挥发物质放出后的炭的燃烧,使灰中的未燃烧部分燃烧,必须从炉算(13)前端部分的下侧,输送过量的空气,而供给灰中未燃烧物质燃烧的空气的剩余部分(A),从一次燃烧室的前端部分上升。上述火焰(F)及未燃烧部分,与剩余空气(A),即使在二次燃烧室(11)内也不能完全混合,因而未燃烧部分与燃烧排气同时排出。并且,由于在未燃烧部分中存在大量的二恶英(ダイオキシン)前驱物,所以在燃烧排气中生成毒性很强的二恶英,排放到大气中。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焚烧城市垃圾,工业废弃物等时,在未燃烧部分产生之前,抑制其产生的方法以及适用这种方法的垃圾焚烧炉。
由本发明提供的抑制垃圾焚烧炉产生未燃烧部分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垃圾焚烧炉中焚烧垃圾时,向燃烧室内喷射从空气、水,水蒸气、惰性气体,以及燃烧排气中选出的至少一种混合用流体。
由本发明构成的垃圾焚烧炉的特征在于:在燃烧室的周壁上设置喷嘴,向燃烧室内喷射从空气、水、水蒸气、惰性气体、以及燃烧排气中选出的至少一种混合用流体,并且使之在燃烧室内形成该流体的涡流。
如果采用本发明抑制未燃烧部分产生的方法,那么,因为要向垃圾焚烧炉的燃烧室内喷射从空气、水、水蒸气、惰性气体,以及燃烧排气中选出的至少一种混合用流体,所以,可以把在燃烧室中产生的火焰以及未燃烧部分,同供给燃烧室的剩余空气充分混合,促进完全燃烧。因而,含有二恶英前驱物的排气中的未燃烧部分锐减,予防了二恶英的产生,从而可以向大气排放二恶英含量极低,或不含二恶英的排气。
如果垃圾焚烧炉采用本发明,那么因为是在燃烧室周壁上设置喷嘴,向燃烧室内喷射从空气、水、水蒸气、惰性气体,以及燃烧排气中选出的至少一种混合用流体,并且,使之在燃烧室内产生该流体的涡流,所以,可以简单地实施上述方法。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是垃圾焚烧炉第一实施例的垂直剖视图;
图2第1实施例的垃圾焚烧炉水平面视面的放大图;
图3是垃圾焚烧炉第二实施例相当于图2的剖面图;
图4是垃圾焚烧炉第三实施例的垂直剖视图;
图5是第三实施例的垃圾焚烧炉水平剖视图的放大图;
图6是垃圾焚烧炉第四实施例的垂直剖视图;
图7是第4实施例垃圾焚烧炉水平剖视图的放大图;
图8表示实施例1与比较实施例1的比较结果,是表示二次燃烧室内的高度和排气中CO浓度以及二恶英浓度关系的座标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造船株式会社,未经日立造船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109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