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扑翼机无效
申请号: | 91111012.7 | 申请日: | 199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714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28 |
发明(设计)人: | 冯建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建光 |
主分类号: | B64C33/00 | 分类号: | B64C33/00;B64C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4094 广东省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扑翼机 | ||
本发明涉及飞机技术,特别是一种扑翼机适用于军事、航空游乐等。
中国专利88206381.2提出的“扑翼飞机”由翅膀、尾翼、机架、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操纵系统组成,但翅膀无羽毛、不能产生足够的推进力使机体起飞和安全飞行。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仿生羽机翼能作仿鸟翼飞行的一种扑翼机。
本发明目的的方法是这样实现的:结构由机体、机翼、机轮组成。其中,机体外围为机壳,固定在机架上,可采用现有轻型飞机的相应技术;机体上的动力系统与传动系统相配合,安装在机架上可采用现有轻型飞机和汽车的相应技术;传动系统中连接有转臂驱动机构配合并使侧翼作上下摆动。机翼的尾翼固定在机架尾端。机轮安装在机体腹部,可采用现有飞机的相应技术。
但侧翼有仿生羽,由羽杆、羽枝、羽片、腹钩、背钩组成,羽毛羽枝呈非对称分布。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有三组侧翼,组成多翼扑翼飞机。
本发明的优点是飞机能作仿鸟翼式飞行。特别适用于游乐等。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为本发明原形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机架、机壳、尾翼配合的剖面示意图(B向,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A-A剖面示意图。
图4为侧翼上的B-B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C-C剖面局部示意图(C向,侧视图)。
图6为机翼轴及其控制机构的示意图(C向,D-D剖面)
图7为机翼轴控制机构的E-E剖面示意图(B向)。
图8为侧翼的E向局部示意图。
图9为侧翼的E向示意图。
图10为侧翼的第二实施例局部部分示意图(E向)。
图11为仿生羽的E向示意图。
图12为仿生羽的F-F剖面示意图。
图13仿生的G-G剖面示意图。
图14为侧翼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E向)。
图15为传动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B向)。
图16为主传动器的剖面示意图(B向)。
图17为万向联接头示意图(C向)。
图18为本发明的俯视图(B向)。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具体结构细节和工作情况。
本发明结构由机体1、机翼、机轮3组成,其中:
机体1由机壳16、机架17、驾驶室6、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控向系统组成,即机壳16固定在机架17的外围,驾驶室固定在机架17的前部。可采用现有飞机的相应技术,机壳16表面可固定着羽毛,起装饰作用,动力系统有发动机18,传动系统有离合器19、变速器20、主传动轴21、主传动器22、互相配合,均安装在机架17上、可采用现有汽车的相应技术,动力系统的动力必须保证飞机直升起飞时的动力,但主传动器22与一组转臂驱动机构相配合。
转臂驱动机构是一根转臂轴23的两端分别垂直地同向地连接一根转臂4的一端,转臂4的另一端又垂直地连按一根柄轴5,柄轴5连接万向联接头34,由销锁和垫片36锁着外端,万向联接头34通过销轴101与联杆7的下叉头100连接,组成活动节102。联杆7的上叉头72由销轴71与侧翼9上的大支承15连接,组成活动节8。保证上叉头可作前后左右地摆动。
转臂轴23安装在机架17的支承座24的下轴孔35中,由圆锥滚子轴承99配合,转臂轴23中段固定一个圆锥齿轮95,与主传动轴21上的圆锥齿轮95相啮合。主传动器外壳96包在外围,主传动器外壳96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一个凸缘环98,由螺栓97紧固在机架17上
机翼分别为两副侧翼9和一副尾翼14。
侧翼9左右对称,每副侧翼9有刚性板块状的主翼12和柔性片状的副翼11。主翼12上有翼架43、其基部10有一叉头73与翼轴27的两端接头75连接,由销轴74配合在其轴孔76中。组成活动节13,使侧翼可上下地摆动。翼轴27由圆锥滚子轴承56配合,安装在机架17的支承座24的上轴孔44中;其中段断离,但由控制杆31的轴套28套着,螺拴29紧固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建光,未经冯建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110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电路运送器
- 下一篇:激光加工技术制造多微孔中空纤维的方法